《革命者》刀尖上的英雄

□孙晓蕾

如果说剧本是一部作品的肉身,那么演员就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好演员需要将自己揉碎,让身体中注入另一个人的灵魂,才能够让角色深入人心。这一点张颂文做到了。在《革命者》近两个小时的片长中,我们找不到他任何角色的影子,他不是《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永平,也不是《扫黑·决战》中的曹志远,这一刻,他就是“舍我一人而救千万人,虽死无悔”的李大钊。

故事一开头,即是滂沱大雨。

倾注的雨水,冲刷着裹带泥土的墓碑,李大钊的子女写在墓碑上那还未风干的油漆,顺着雨水流了下来,这一幕给予观众强烈的冲击感,红色的油漆犹如李大钊先生为革命事业流下的血,一滴一滴地滴进了观众的心里,引起强烈共情。

《革命者》是以李大钊先生生前最后38小时为主线,以旁观者角度为叙事方式,通过非线性的拍摄手法,展现李大钊先生从1912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真实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英勇壮烈的革命者一生。

故事闪回到1922年,那一年,生逢乱世,每个人都过着在刀尖上的生活,活着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人间变成了炼狱。有人为了活着,躲在人群中变成了鬼,而有的人为了他人能够活着,举着希望的火炬向人群走来,不惧生死,拯救劳苦群众于水火之中。这样的人虽为肉身,却是一个时代的英雄。

李大钊深知,此时麻木的国人,唯有经历思想的阵痛,才能重获新生。可“新生”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这样的日子我们还要过多久,五十年?一百年?”“这是他们想要赐予我们的未来,但绝不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今天流的血都是为了孩子们明天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站在时代变革的十字路口,那些推动历史车辙前进的伟人,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振聋发聩,喊出的每一句口号都掷地有声。

如果说影片中李大钊带领煤矿工人与资本家斗争,是其革命生涯迈出的关键一步,那么报童之死更深深地刺痛了李大钊的心。为了替阿晨讨回公道,李大钊在租界与外国暴徒对峙。国人不是草芥,更容不得外人践踏。阿晨的死无疑让李大钊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敌人有枪弹,而他们只有肉躯。在李大钊带领群众要求拒绝八国通牒的游行抗议时,在军警的枪鸣声中,他们怕吗?当然怕。但他们更怕下一个被饿死的是自己,他们更怕国家的分崩离析。面对压迫,李大钊带领着革命者们架起的人墙勇往前行,这一次,不只是群众对压迫者的反抗,更是一场国人思想的自我革新。

时间抵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辙,但纵情笙歌、思想麻木的国人,该如何唤醒呢?

又一次生与死的抉择中,李大钊再一次选择了后者。李大钊入狱后,坚定了理想信念的李庆天曾去营救,但李大钊却拒绝这一次能够生的机会。他说:“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麻木的人,能够让活着的同志更加奋勇地前进,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提起勇气面对死亡很可怕,但比死更可怕的是国人的麻木。所以为了让国人更好地生,他甘愿自己去死。

电影是对先人的缅怀,同时,也是对后人的警醒。《革命者》的主创团队将写实与写意的融合,让人们在视觉和灵魂的双重震撼下,通过镜头得以窥见舍己救国的革命者们,和他们从不屈服的中国脊梁。

一身旧袍,两撇胡须,电影中的李大钊被处刑时,从容地走上了绞刑架,被处以绞刑。可在真实历史中,刽子手行刑三次才将李大钊绞死,他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却依然面不改色地英勇就义。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故事,也是那一段晦暗微弱的时光里的真实历史。电影到最后,李大钊先生目光如炬,那一句“你们一定要相信,高尚的生活藏在壮烈的牺牲中,期待的生活一定会到来”,像是一束血色的光直击观众的心。

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奔赴;从一群人的奔赴,到永恒的信仰。

守常先生,这期待的生活来了,您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