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民生短板 绘就幸福底色

哈尔滨市平房区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绿树成荫。本报资料片

南湖公园一角。 本报资料片

平房公园鸟瞰图。 本报资料片

路网四通八达。 本报资料片

平房区夜景。本报资料片

村民舒景荣正在接自来水。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丽平摄

□黑龙江日报 全媒体记者 韩丽平

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晒一晒民生成绩单,答案不言自明。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将城市供水管网接入农村,年底前全区农村居民将彻底告别饮用地下水历史,1.5万人受益;投入2000多万元对全区散落的单体楼进行合围,将559栋楼体围合形成57个封闭小区;打造“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五纵四横”的骨干路网基本建成……生活质量提高了、居住的环境变好了、交通也顺畅了,正是由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力度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才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民生温度”。

将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6月29日,经过9个月紧张的施工建设,哈尔滨市平房区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通过初步验收,开始供水试运行。自此,平房区平房村、黎明村、哈达村、曙光村的居民,将告别地下水开始使用城市自来水。年底前,待二期工程结束,该区将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通水后,记者第一时间来到哈尔滨市平房区平房镇黎明村。村民舒景荣难掩心中的喜悦对记者说:“如今,我们也能喝上和城里一样的自来水了,再也不用喝地下水了。自来水真是太好了,水质清澈,水压稳定。”舒景荣说,他今年60岁了,喝过井水、地下水,现在终于喝上了自来水,别提多开心了!

“平房区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将附近市政供水管网延伸到村屯,新建约2.7千米供水管线及3处一体化加压泵房。一期通水后,共有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屯的近9000人受益。”平房区住建局局长赵海涛说,该工程二期项目已经进入设计阶段,预计7月份开始施工,力争年底送水。待二期工程结束后,平房区的11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全区农村居民将彻底告别饮用地下水的历史,近1.5万人受益。

“水是生命之源,改善民生用水质量,解决好城乡居民的用水问题,是平房区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哈尔滨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市平房区副区长黄晓伟说,长期以来,农村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水源水质很难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成为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近年来,哈市平房区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彻底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水服务水平,该区决定结合区情实际,通过市政供水管网延伸建设,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强农村供水保障,让区内农村居民喝上更好的水。

除了改善农村居民饮用水外,平房区还对城市供水中存在的夜来水、水压低、水质不达标等部分群众吃水难问题持续发力。近两年,平房区改造完成了36处泵站,使平房区吃水难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和提升。

强化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城区

据5月份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平房区曙光沟水质全线达到地表水3类标准;曙光沟流域、啤酒博物馆南侧绿地草丰水美,部分区域的湿地景观已经形成;何家沟平房段重新出现了青蛙和鱼类,有时还能够看到野鸡、野鸭的身影,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如今,随着平房区自然环境的好转,优美的水系风光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流连驻足。

“小城不大,风景如画。”多年来,平房区委、区政府以百姓需求为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切实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2021年2月末,平房区启动春整工作,4月25日启动全区大扫除活动,全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普遍认可。在垃圾清理方面日产日清,全力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分类入户宣传率已达93%以上,群众知晓率逐步提升。在公园绿地提质方面,平房区是全市绿化覆盖率最高的城区,全区共有12座开放式公园及近百条街路绿地。5月22日,全市首个新型室外智能健身房在平房公园建成,并免费面向市民开放。

同时,平房区还实施了何家沟绿道及断点打通工程,并结合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增加了过河便桥、栈桥、小广场、主入口人行梯等独有的建设内容。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该工程将使平房区谷丰东街到松花路之间,何家沟两岸绿道贯通,将何家沟带状公园与合力同心园融为一体,将平房区水系绿道系统向南部核心区大幅度延展,独具特色的绿道体系已见雏形。

为着力打造宜居公园城区,平房区近两年已累计栽植丁香近3万株,将城区内原有的脏乱差“死角”改造成了彩虹路东西游园。平房区还将建设谷丰东街东西游园,届时市民又将多了一处健身休闲的场所。目前,远近闻名的平房公园已经成了该区的特色品牌,每到周末假日,平房公园都吸引着哈尔滨市民前来休闲散步。为了提升市民的观赏体验,2021年平房公园引进了100株七彩荷花,与300株四季荷花共同种植在人工湖内,预计将于7月末绽放,相信届时会成为公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四五”期间,该区将统筹优化布局各类景观绿地系统,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打造“产业名城、花园漫城”特色品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对散落的单体楼进行合围、对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我们希望再用2到3年的时间,让平房区所有的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从而激发老城区焕发新活力。”黄晓伟说。

据了解,平房区先有厂后有区,一五时期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点项目,其中有4个是在平房区,项目落地了,住的人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城区。后来这4个项目形成了现在的三大厂,也就是哈飞、东安和东轻。目前平房区的老旧小区大多数都是三大厂当年自建的家属楼,这些楼基本都是散落的单体楼,基础设施也不完善。

“对于这部分老旧小区的管理,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投入2000多万元对全区散落的单体楼进行合围,按照方便百姓、易于管理的原则,将559栋楼体围合形成57个封闭小区,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好评。小区封闭后,为下一步优化物业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赵海涛说。

与此同时,平房区还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0年开始,哈尔滨市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对于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国家投入资金进行改造,平房区老旧小区大多是“三大厂”自建的家属小区,属于“主辅分离”项目,在当年“三供一业”移交中已经进行过一轮改造,不符合老旧小区申报条件。经过筛选全区符合改造条件的仅有十余栋。2020年,平房区已申报了5栋楼,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涉及326户居民。2021年平房区又申报了5栋楼,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涉及395户居民。

在改造过程中,平房区坚持以“老百姓满不满意”为工作衡量标准,充分发挥社区和居民代表的监督作用,积极采纳小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2020年平房区改造的402库(道路队)家属小区、联检小区为例,改造后的小区环境提升了,物业公司引入了,房价保值增值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大幅提升,这也为平房区后续的社会基层治理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对于不符合申报条件的老旧小区,平房区也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力争将“三供一业”楼体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日前,哈尔滨市已决定将“三供一业”小区纳入2022年老旧小区的改造范围,可以对这些楼体进行补遗式改造,也就是以前没改过的项目可以改造,以前改过的项目可以维修。

顺畅交通提升群众幸福感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路网越完善、交通设施越便利、公共交通越发达,就越能推动经济发展,百姓的幸福感就会越强。近年来,平房区不断提升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水平,通过打造“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建成“五纵四横”的骨干路网、形成“一环、六纵、五横”的公交线网格局,不断提升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现在平房区的公交已经形成了‘一环、六纵、五横’的线网格局,所有小区300米内均有公交服务,绝大多数公交车都与地铁相衔接,新能源公交占比93%以上,保障该区居民公交出行高峰不挤、平峰有座,车容车貌干净整洁,驾驶员文明服务,整体服务水平在哈尔滨市主城区中处于领先水平。”赵海涛说。

同样,在区域路网建设方面,平房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目前“五纵四横”的骨干路网基本建成。2021年平房区又实施了韩家店立交桥续建工程,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大大提升平房区东部路网承载能力,解决哈五路与哈南第二大道道口的拥堵问题;实施了哈南第十六大道与京哈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通车后京哈高速将与平房区哈南第十六大道相连接,有效打通平房区西部道路对外连接;实施平顺街拓宽改造工程,不但能够解决平顺街沿线企业出行难题,还完善了平房区与香坊区的路网连接,使平房区在哈平路、征仪路、大连路三条南北走向对外连接道路的基础上,又开通了一条南北走向对外连通的高等级道路;实施了三合路道路打通工程,建成通车后,将形成平房区食品产业园与香坊区三合路区域交通路网连接,提升平房区东部区域交通承载力。

在道路维修改造方面,近几年,平房区一直在路网建设上狠下功夫,在建设新道路的同时,对于老城区原有的道路也在不断维修和改造,不断提升道路平整度和完好度,保障企业和市民安全舒适、平稳畅通出行。全区共有217条道路,目前城管部门已对84条出现破损的路段进行了维修,维修行车道面积13.7万平方米。下一步,全区将继续加强道路监管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修缮,严把道路维修养护质量关,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