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监督实效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我省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纪实(三)

□于小龙

“终于告别挑水开工的日子了,这可帮我们企业解决了大问题啊!”日前,在佳木斯市高新区长城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办公室主任费腾达看到自来水流进磨边机后,对前来回访的佳木斯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高大全激动地说。

今年4月,佳木斯市纪委监委将为高新区企业解决供水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多方协调,推动解决自来水供应的资金、施工和安装问题。5月,多家企业陆续实现提前供水。这也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突出监督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的生动缩影。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盯群众最反感的、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同频共振 精准发力

“要深刻领会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时代背景、目标要求和工作举措,把监督融入‘十四五’建设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在日前举行的省纪委监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1年第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张巍就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为“十四五”时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提出要求。

此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是《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充分体现了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各项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高度政治自觉。

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龙江振兴发展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2020年5月,省纪委监委根据省委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工作。

“我们认真打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将工作任务落实到省纪委监委各内设机构,同时也对市(地)纪委监委提出了要求,通过精心谋划部署,聚焦问题精准发力,确保工作落实落地。”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此次专项治理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紧密契合《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将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违规经商办企业,说情打招呼,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承诺不兑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司法执法不公等7方面问题作为治理重点,通过聚焦痛点、精准发力,有力推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专项治理工作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明察暗访,深入职能部门、基层站所模拟办事、走访群众,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整改纠正。同时,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工信、民政、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巡察省市县上下联动,共发现和推动解决“放管服”改革不到位、群众办事不便捷等方面问题一万多个。

剑指顽疾 猛药去疴

插手干预、谋取私利,不仅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还带坏政商关系,污染当地政治生态。鸡西市政协原主席李洪祥、安达市委原书记刘淑芬、宝清县委原常委刘敏……去年以来,我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问题,先后查处了一批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违规插手干预市场活动的领导干部。

为助力打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省纪委监委紧盯破坏市场环境行为,深入研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精准监督整治。

今年4月,哈尔滨市卫健委原副主任、市第一医院原院长孟庆刚被开除党籍,取消其享受的待遇。纪检监察机关在通报中指出,其在医药产品采购、合作医疗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在此之前,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先后查处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刘宏宇、徐永欣、林志国等多名医疗系统领导干部,持续纠治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斩断医疗领域腐败利益链,推动医疗系统“杀毒除菌、祛病强身”。

“痛定思痛、以案为鉴,我们督促哈医大一院最大程度形成严密有效的制度体系。”哈医大纪委副书记刘进介绍说,哈医大纪委强化对招标采购和货款支付的全程监督,重点对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不断推动医疗卫生市场环境持续好转。

政务环境是一种重要资源,更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的体现,抓政务环境重在抓干部作风。

聚焦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省纪委监委开展了不作为、乱作为集中专项整治,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大庆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检验所原副所长勾伟华,对企业申请办理的业务,给钱才办,不给钱就拖着不办或者在办理过程中“找茬”“挑刺”,甚至明目张胆直接索要,共索取、收受电梯安装维修企业贿赂70余万元。勾伟华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

针对个别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审批、监管、检验等职权,为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人为设置障碍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李茂林、副调研员钟宝辉等一批不作为、乱作为党员干部,充分彰显了对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问题“零容忍”的鲜明态度。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还聚焦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及窗口单位建设运行情况,共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832个,处分904人,对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推动政务环境持续优化向好。

优化机制 保驾护航

去年10月20日,一场面对面的失实检举控告澄清会在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召开,压在省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石玉龙心头许久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经核查,举报石玉龙同志违规提拔任用干部,违规招投标并为亲属谋取项目提成等问题均与事实不符……”会上,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通报核查结果,对相关问题予以澄清。

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是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关键一环。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是省纪委监委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的具体举措。

2019年5月,省纪委监委出台《黑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惩戒诬告陷害行为试行办法》,从制度层面建立惩戒诬告陷害行为的工作机制。同年9月,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集中惩治恶意举报行为活动,去年5月,新一轮集中惩治活动再次启动。截至目前,共依规依纪依法查处恶意举报行为44人,为177人澄清正名,营造了良好的从政从业环境,鼓励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在龙江振兴发展中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全力搞好“战后重建”,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治理机制上不断探索实践。

3月11日,省国资委原主任赵杰涉嫌受贿案在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赵杰利用担任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等职务之便,先后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收购改制公司、承揽工程、购买煤炭、土地出让等方面谋取利益,索取收受财物……这是一起典型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

去年以来,针对部分行业、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相对集中的实际,省纪委监委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警示教育读本、摄制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先后在人防、公安、交通、教育系统开展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活动,让党员干部体会到强烈震撼的同时,入脑入心、对照整改。

“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借助查办案件形成震慑,一案一剖析,一案一宣讲,一案一警示,深入发案单位,推进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李力表示。

与此同时,针对日常监督和查办案件中发现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对相关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相关地区和部门完善制度、深化治理,努力达到“提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