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清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于我们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富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过程中淬炼产生出的具体精神形态,主要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又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些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优秀精神产生背景、地域、内涵、代表人物或事件各不相同,但都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伟大斗争实践产生的,是激发我们继续前进,推进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长期以来,中共黑龙江省委十分重视优秀精神的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是在省委的重视下宣传、弘扬起来的。各种精神的主要内涵经过省委多次组织研讨、调查、确认,更加科学准确。关于东北抗联精神,2015年7月30日,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按照中央安排部署,东北三省省委曾经联合在哈尔滨举行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座谈会。会上明确阐述了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视察,把东北抗联精神列为“四大精神”之首,之后,在全省进一步掀起了弘扬包括东北抗联精神在内的“四大精神”的热潮。东北抗联精神得到进一步宣传、弘扬,中共黑龙江省委、共青团黑龙江省委组织撰写的《新时代黑龙江四大精神读本》《黑龙江优秀精神青少年读本》等著作都有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研究人员早在2010年就在白山出版社出版《东北抗联精神》专著。
本人认为,我省在2015年所阐述的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全面、科学、准确的,反映出了东北抗联英勇斗争的本质特征。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是:
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凝聚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国家民族罹难之时,抗联指战员则以救民于水火为天职,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他们拿起最简陋的武器与用现代化装备武装起来的敌人进行英勇拼斗。抗联指战员无不是以抗日救国,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的坚强意志投身抗日武装斗争的。爱国主义是东北抗联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精髓,是广大抗联指战员坚持十四年苦斗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
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抗日战争中,在日伪残酷统治、疯狂“讨伐”强大压力下,东北抗联指战员顽强与敌人作斗争,誓死不当亡国奴。在空前惨烈的、复杂的对敌斗争中,他们不畏强暴,不屈强权,突重围,破封锁,胜不骄,败不馁。东北抗联绝大多数指战员都是宁折不弯、忠贞不渝、不屈不挠、奋勇杀敌的英雄。即使在斗争遭受严重挫折面前,付出巨大代价之时,他们亦是威武不屈,前仆后继,愈挫愈坚,一往直前。
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怕牺牲精神。在抗击日本侵略中国的残酷战争中,东北抗联指战员无不下决心舍身报国,深感与其被日本强盗统治、压榨而死,不如为拯救祖国独立、解放而死。他们不惧怕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视死如归,自愿以鲜血和生命浇灌民族解放自由之花。许许多多东北抗联指战员为了民族的解放、抗战的胜利,毫不犹豫地把生命献给了抗日事业。东北抗联中牺牲的军级干部30多名,师级干部120余名。东北抗联1937年有3万余人,到1940年只剩2000人。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东北抗联的斗争是艰苦卓绝的,抗联指战员是在没有外援,孤悬敌后,斗争环境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搏斗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联部队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团结各种抗日武装,共同对敌。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坚强意志克服艰难险阻,没有武器,就从敌人手中夺取,缺粮断炊,就以野果山菜充饥。抗联部队中的共产党员更是艰苦奋斗的模范,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显现出中流砥柱的作用。
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抗日武装斗争中,东北抗联指战员高举国际主义旗帜,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团结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朝鲜共产主义者、苏联等反法西斯武装共同地与共同的敌人进行斗争。他们并肩战斗,相互支持,相互支援,相互鼓舞,相互激励,在斗争中用鲜血凝成战斗友谊。直至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上面表述东北抗联精神主要内涵的这五条,概括起来就是“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二十个字。
东北抗联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红军精神、八路军精神、新四军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复兴,振兴中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原动力之一。
今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是赓续红色血脉的需要,是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增强推动民族复兴助力的需要,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全社会弘扬新风正气的需要。
今天,我们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组织动员、整合有关各方面力量,深入进行东北抗联历史研究,多组织一些东北抗联专题座谈会、研讨会,把东北抗联历史中的重要问题搞准;二是通过广播、影视、网络、报刊等广泛宣传东北抗联历史,多出版有关反映东北抗联历史、人物的书籍,让更多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抗联历史、抗日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东北抗联精神内涵;三是保护、利用好东北抗联斗争的红色遗址,加强红色旅游线路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四是加强各市地的东北抗联纪念馆、博物馆、资料馆建设,建好宣传东北抗联精神的窗口和教育阵地,引导人们践行东北抗联精神;五是东北三省在东北抗联历史研究方面应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在东北抗联精神主要内涵的表述提法上达成统一共识。这有利于深入研学东北抗联历史,解决东北抗联历史研究、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东北抗联史研究专家、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