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四大精神” 汇聚新时代前行动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弘扬‘四大精神’ 汇聚新时代前行动力”座谈会发言摘编

黑龙江“四大精神”产生的根源、特征及历史贡献

张洪兴

黑龙江“四大精神”即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下文简称“四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

“四大精神”的历史渊源

来源于黑龙江特定的历史环境。“四大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与黑龙江地区特定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的。从历史来看,黑龙江地区一直是祖国的边疆,是一个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黑龙江人民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生存和发展。在历代反对外族入侵斗争中,也培养了不屈不挠、抗击外敌的坚定意志和高尚品格。正是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黑龙江人不畏艰苦、勇于开拓、忠贞报国、艰苦奋斗的崇高价值取向。

来源于黑龙江优秀的传统文化。黑龙江各个时期形成的精神财富,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然扎根于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黑龙江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优秀文化,同时也形成了黑龙江的优秀特质——黑龙江“四大精神”。黑龙江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四大精神”的母体,而“四大精神”是黑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和灵魂。

来源于黑龙江的革命和建设。“四大精神”皆产生于黑龙江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黑龙江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抗战时期,黑龙江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孕育了“东北抗联精神”。开发建设时期,黑龙江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进行了北大荒、大庆油田等开发建设,孕育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来源于黑龙江儿女的优秀品质。黑龙江地处高寒地带,冬长夏短,气候寒冷,古时被称为“苦寒之地”“绝域”“冰山雪窖之乡”。古代先民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生存和发展,锤炼了他们的尚武精神与强悍民风,锻造出了英勇无畏、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民族性格。特别是在近代以来,在保卫建设黑龙江的进程中,黑龙江人民更是培养了自强不息、精忠报国,勇敢顽强、百折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事求是、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四大精神”的重要特征

先进性。“四大精神”是无数前辈和革命先烈在革命和建设中,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凝聚而成,是无数龙江儿女以不怕艰险、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矢志不渝的英雄品格、革命精神和模范行动,在黑龙江大地上镌刻了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巍巍丰碑。

地域性。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形态和特征。是几代黑龙江人创造出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精神财富,是黑龙江人在黑龙江这块丰腴的黑土地上,孕育、发展、绵延不绝的强大精神动力。

开拓性。黑龙江位于中国的高寒地带,气候寒冷,生存环境对人构成挑战。生活在这里的黑龙江人,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去征服自然,才能在不断的开发建设中获得生存发展,因而在长期的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勇于开拓的文化价值取向,孕育出一种无私无畏、一往无前的精神品质。

无私性。黑龙江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四大精神”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黑龙江人民生生不息、不断战胜各种困难的动力之一。正是在无私奉献精神的鼓舞下,黑龙江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惨重的代价;在北大荒和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继承性。“四大精神”在形成过程中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内涵,体现了继承性特征。“四大精神”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历史继承性,它们始终贯穿在黑龙江各个时期的精神文化中,以不同方式折射出各个时期的不同要求。

“四大精神”的历史贡献

黑龙江的革命和建设是一首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一部刻骨铭心、无法忘却的光荣历史。其所孕育的“四大精神”,在黑龙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坚定了黑龙江人的必胜信念。黑龙江人的必胜信念,是指黑龙江人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面对极其恶劣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怀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满怀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他们忠贞报国,勇赴国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畏牺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新中国开发建设的伟大胜利。

激发了黑龙江人的创造活力。在抗日战争和开发建设黑龙江的过程中,黑龙江人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在伟大的事业感召下、在革命优良传统的影响下,在黑龙江抗日战场和各自工作岗位上产生了无穷的创造力,这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北大荒开发和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凝聚了黑龙江人的团结力量。在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开发北大荒、大庆油田的过程中,广大黑龙江的优秀儿女,怀抱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万众一心,英勇抗战,团结互助,携手并进,突破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征服了一座座险隘高峰,在黑龙江这块黑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锻造了黑龙江人的坦荡胸怀。黑龙江人在反对日本侵略和开发黑龙江的过程中,无论处在怎样的险恶环境和条件下,都能以大局为重,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体现了黑龙江人无私无畏、胸怀坦荡的高贵品质。

培育了黑龙江人的奉献精神。黑龙江人在反抗日本侵略者、开发建设黑龙江的历史进程中,将自己的汗水、鲜血、青春乃至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号召是神圣的号召,祖国的需要是最大的需要,祖国的困难就是最大的困难,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二处负责人、一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