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主线凝聚磅礴力量

工会组织唱响建功新龙江时代主旋律

黑龙江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颁奖典礼活动现场。

①产业工人风采。

②产业工人风采。

③产业工人风采。

④产业工人风采。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职工石天国,在劳动竞赛中针对不同材质的加工部件,给数控龙门铣刀盘更换不同的刀片,来提高加工精度。

大庆产业工人大军合影。

黑龙江省总工会“工桥通业”利用大数据为职工就业再就业竭诚服务。

2021年全省百大项目建设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仪式上,职工代表宣誓现场。

2021年黑龙江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颁奖典礼活动现场。

全省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班期间,学员代表们交流心得体会。

第十期全省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班学员合影。

黑龙江省援鄂医护人员赴黑龙江省总工会北戴河劳模疗休养中心疗休养。

黑龙江省总工会医院为八大群体会员免费体检。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运用碳弧气刨法进行技术创新。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彦

写在前面的话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五年,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时间线,也是全省工会系统重要的发展节点。

五年来,全省广大职工群众在工会组织的团结带领下,听党话,跟党走,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发挥主力军作用。

五年来,省总工会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履职,奋发有为。

五年来,涌现国家、省级劳模1099名,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2165个,市县级劳模9806名,建立基层工会5.3万个,会员614万人,化解劳动纠纷2.36万件,劳动和技能竞赛参与职工1076.4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31.5亿元。

“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这是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六次全委会议确立的工会工作主线。

从提出到破题,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探索,全面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牢牢盯住产业转型升级和百大项目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紧紧抓住“人”的重要因素,找准省委中心工作与工会工作契合点,在服从服务省委工作大局上体现使命。如今,主线工作在全省工会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纲举目张的统领作用,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体现了党政认可、企业需要、工会所能、职工所盼,彰显了工会工作的时代价值,在龙江大地上掀起的热浪高潮、定格的精彩瞬间,影响深远,推动着新时代龙江工会工作发生深刻的变革!

创新龙江“产改”经验,扛起建设工业强省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拥有着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省委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列入深改委重点改革督查项目,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军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工业强省需要全面发力,而新时代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是其重要的驱动力。对此,省委书记张庆伟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工业强省,没有一批产业工人,没有一批“工匠”,没有一批高水平的技工是不行的。

如何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宋希斌针对中央及省委部署,几次率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大调研后提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汇聚各级各类劳动者群体,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是工会组织投身龙江振兴的根本路径。

2020年5月18日,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六次全委会议确立了“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这条重要的工作主线。省总工会以主线贯穿全部工作,对于怎么推动产改、打造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怎样聚合引领职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等问题,给出了方法之答:

——要坚持政治立魂,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型宏大产业工人大军。

——要坚持建功引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各行业各领域职工的素质和能力,为建功新龙江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要坚持人才强基,为技能人才创造发展环境和平台,打通职业上升通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更好地激发劳动创造力。

以主线为轴,全面贯穿于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百大项目;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大培训;技能人才培养与选树;“五个百万”劳动和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精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将“人教岗”模式作为创新载体衔接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做好服务职工十件实事……一系列重点工作,点燃点亮工会之光,为职工加油,为企业赋能,为发展聚力,为治理提效,在服从服务省委工作大局中彰显了工会组织的使命担当。

2020年的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列为重要议题,充分肯定了工会主线工作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主线牵引下,省总工会以为全国探路为动力,以助力龙江产业振兴为己任,努力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打造特色品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出台配套改革措施,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起与龙江产业相协调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改“龙江经验”,两度在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介绍推广。

让广大产业工人得到普遍尊重,劳动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发展空间得到全面扩展。产改,呈现出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

培训万名职工骨干,汇聚听党话跟党走的奋进力量

盛夏的黑龙江省工会干部学院,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在这里,一期又一期全省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班学员,获得了一场又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为奋进新时代积蓄力量——省总工会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课题,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021年,是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为了推动产改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省总工会十一届七次全委会围绕主线提出十项重点工作,首项就是“服务省委中心大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着力培育一支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省总工会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推出了具有鲜明工会特色的自选动作:5月7日,全省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首期开班,200名“头雁”“种子”,从开班宣誓到聆听专家教授、劳模工匠讲座,从现场参观到分组研讨,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奋斗史,体味一代代劳动者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苦干实干精神伟力。从历史走进现实,从理论融入实践,这堂思政课讲出了信仰的味道,深深引发学员们的情感共鸣,愈发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红色文化的讲述者、龙江精神的传承者、劳模精神的践行者、思想政治的引领者。

培训班以每周一期的高频迅速在全省掀起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潮。年内省总工会将开办培训班75期,培训骨干1.5万名。无论是培训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还是思想内容之深入,形式之新颖灵活多样,科学化、有形化、具体化,均为历年之最。

在突出红色教育的基础上,万名职工大培训还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各地市、行业产业生产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精心设计,让职工在培训中找到岗位建功的定位和答案。

齐齐哈尔市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培训班不但吸纳了全省骨干培训中的精品课程,而且更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思政典型,组织学员到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恒昌小组以及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实践教学,邀请“大国工匠”刘伯鸣等先进人物现场授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本地产业发展实际,以灵活创新的培训方式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

以培训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产业工人赋能,为地方经济助力。化工产业是安达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安达化工园区是省级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6月28日,省总工会在安达市针对化工企业从业人员举办了安全教育专期培训,邀请专业思政课教师和省内外安全专家、石油石化企业安全技能专家,对园区内43家化工企业选派的安全员、优秀班组长、职工理论业务骨干、先优模代表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务指导。从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到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技巧等,受训人员无论在政治素养还是安全技能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切实提高了安达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省总工会积极探索建立骨干引领长效机制,做好培训“后半程”作用发挥这篇大文章。各地工会组织迅速行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宣讲团相继成立,以党课宣讲、专家讲座、沙龙座谈、读书活动等多种宣教形式,在县乡、企业、班组中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充分释放骨干队伍的“播种机”效能,推进“大培训”成果在全省广大职工群众中“生根发芽”,引领职工筑牢思想根基,厚植劳模工匠文化,强化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担当。

“五个百万”劳动竞赛,点燃产业工人锐意创新激情

百万职工劳动竞赛、百万职工技能竞赛、百万职工“五小”创新竞赛、百万职工节能减排竞赛、百万职工“安康杯”竞赛,被我省工会系统亲切地称为“五个百万”劳动和技能竞赛。省总工会把“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这条主线同样贯穿于“五个百万”劳动和技能竞赛之中。不仅要通过竞赛赛出“千里马”,更要推动创新,提高生产率,实现人才、技术、经济和劳动效率、生态以及安全等诸项成果并重,助力龙江经济转型升级,让共和国“工业摇篮”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高位推动下,省政府出台竞赛实施意见,成立竞赛委员会,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竞赛由工会一家独办变为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呈现出从工会“选树”到全省“共育”的合力效应。

围绕我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一场又一场劳动竞赛,在龙江大地吹响了产业工人奋进的号角。

2020年,全省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一体化推进,全行业开展。聚焦省委确定的128户重点企业,支持一重集团等大型国企开展示范性竞赛;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技能竞赛。推动3531家规上工业企业、4134家国有企业率先发力,带动竞赛向非公企业和新兴产业拓展……至今,全省各类竞赛参赛企业达3.2万家,参与职工641万人次,举办各类竞赛1.2万场,提升技能等级1.88万人,转化经济效益14.7亿元。

期间,省总工会紧跟创新驱动发展,命名300家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补助创新项目138个,评选奖励“五小”创新成果1000项,目前全省创建各级创新工作室1641家。

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从竞赛中涌现。省总工会强化奖励激励机制,对竞赛中脱颖而出的技能人才加大评先选优的比例和权重,当年选树的“龙江工匠”首次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符合条件的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首次选树奖励300对“好师傅好徒弟”。

“我和工友们做了1000多件小发明、小创造,累计创效1.2亿元。作为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能够通过创新为企业多省钱、为国家多产油,我感到十分自豪”,“全国最美职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刘丽说。

结合竞赛,省总工会进一步推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省级下达就业补助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39.7亿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9万人次。同时,推动企业打破学历、资历等限制,将薪酬增长与技能素质、实绩贡献、创新成果等因素挂钩,打破工人、干部壁垒,极大程度上贯通了职工职业上升通道。

2021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进一步与产改有机融合、扎实推进。覆盖面更广,“三新”领域和“八大群体”职工广泛参赛,母婴护理、线上直播销售、快递员、石油运输、无人机操作等多项具有产业、行业特点的技能大赛持续展开。围绕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省总工会进一步提出培育千项科技创新成果以及职工创新项目,选树职工科技创新能手,推动创新成为驱动工业发展主动力。

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得以建立,打造与产业转型升级适配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果初步显现。据统计,目前全省技能人才达208万人,增长31.5%,占产业工人总数的48.5%——深植于全省产业工人心中的龙江精神、铁人基因被强力激活了。

聚焦“三新”经济领域,“八大群体”建会夯实组织基础

黑龙江顺丰速运公司在快递小哥和分拣工中,发挥工会积极分子作用,建立“工会代表”制度,59个经营部、378个营业网点7000余名快递小哥选举产生了423名工会代表,在信息传达、意见收集、关怀员工、矛盾调解、助力经营、管理人才储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职工和企业的“连心桥”、劳资矛盾的“减压阀”、职工身边的“贴心人”,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平台就业、灵活就业大量出现并呈加速增长趋势。面对新形势,省总工会秉持“先服务后入会、先活动覆盖后组织覆盖”的理念,通过“三新”领域职工集中的企业“单独建”、龙头企业“牵头建”、借助行业力量“推动建”等方式,不断探索灵活有效的建会模式,开辟便捷入会渠道,明确项目集成维权服务清单,确保“三新”领域职工“有会可入、入会有门”。相继建立县以下基层工会、行业工会700余个,发展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送餐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工会会员10万余名。

2019年,省总工会下发《全省推动农民工暨“八大群体”集中入会系列活动方案》,召开会议专题推进,开展“普惠职工真情服务”活动,近万名“八大群体”职工收到了工会组织为他们准备的暖心礼物。

2020年,省总工会再次发放1.5万份电子问卷,对11类新业态就业群体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农民工及“八大群体”产业工人队伍现状,摸清建会入会瓶颈问题。通过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推进各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做好对新业态就业群体建会入会维权服务工作。管经费保障、管困难帮扶、管创业贷款、管利益维权、送技能、送关爱、送文化等“十大入会服务”,增加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了“八大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有一种温暖,叫工会在您身边”,伴随着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愈发深入人心,工会组织更好地引导着以“八大群体”为代表的新业态就业群体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不断壮大。

在双鸭山,工会组织发挥“孙刚货车司机职工小家”典型示范作用,推进建立10个“货车司机职工小家”,配备价值5.5万元的医疗用品、修车工具、消防用品和生活用品等物资,通过服务吸引货车司机入会。省总工会还指导成立孙刚货车司机工会委员会,投入8万余元建设了集休息、活动、学习、服务为一体的货车司机职工之家,并拨付工作经费2万元,让每一位在路上的货车司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几年来,我省成功推进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纳入同级党委重要工作日程。聚焦扩大有效覆盖,实现建会入会“两手抓、两手硬”,重点解决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以及中、小微企业建会问题;持续开展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等“八大群体”“三新”领域、农民工等灵活就业群体入会工作。非公企业建制率明显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掌握新业态就业群体约22万人,入会率48%,实现实名制管理4.2万人。

金秋助学工桥通业,送温暖解愁盼维权服务持续发力

2020年的冬天,格外冷。哈尔滨市街头的一处处服务站点,为环卫、交警、快递小哥、农民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杯热茶、一口热饭的温暖。截至去年底,全省工会组织共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619个,遍布13个市(地),服务户外劳动者13.6万人。

省总工会在攻克产业工人素质提升难点上久久为功,在增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时效性上大展作为,同时,作为广大产业工人的“娘家人”,在推动解决产业工人利益诉求上持续发力。

作为全国“送温暖”活动发源地之一,全省工会系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服务供给能力,聚焦职工关切,创造了困难职工帮扶、金秋助学、工桥通业等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品牌项目”,着力解决应急救助以及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做实做靠就业服务和普惠服务,实现送温暖常态化、制度化、经常化,无论在服务职工数量上还是在服务品质上都有大幅度提升。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仅2020年这一年,各级工会投入1.83亿元抗疫资金,为全省37.75万名抗疫一线职工发放慰问金;为1612名参与援鄂人员免费提供疗休养;全年全额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1.53亿元,工会经费促进消费合计5.02亿元,助力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速市场主体恢复;32.4万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在当年年底全部实现解困脱困;“两节”送温暖慰问职工20.09万人;新建省级母婴爱心屋71家;完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设施;签订集体合同26503份,覆盖企业38386家,职工198.86万人……

同是这一年,省总工会将防止返贫摆到突出的位置,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帮助困难职工提高“造血”能力。2020年10月23日,黑龙江省总工会“工桥通业”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成立,全省13个市(地)线上线下服务5.18万人次。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春风行动”“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月”“金秋就业招聘会”等多种形式活动,共实现就业4.7万人。

同时,健全工会创业服务平台,持续加大职工“双创”工作力度,全省共建立职工创业孵化基地37个,孵化企业653家。各级工会通过贴息资金撬动银行贷款4.25亿元,扶持项目306项,扶持企业345家。

在为职工提供维权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全省企事业单位职代会覆盖率和集体协商建制率分别动态保持在90%和80%以上。全省工会1.81万家法律援助服务、劳动法律监督机构和1.38万个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劳动违法、违规、争议案件2.36万件。

此外,省总工会每年设立1000万元金秋助学资金,同时撬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从2019年开始,将对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范围由小学至大学进一步扩展到幼儿园和研究生,覆盖了困难家庭子女受教育的全程。目前共筹集资金1.36亿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8.6万人次。

从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到做大阳光就业、“工桥通业”品牌,到探索降低“八大群体”会员缴费负担的路径,从升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功能,到推动网约工、快递员等职业工伤保险先行落实,到加强母婴爱心屋建设以及工会婚恋服务工作等措施,省总工会带领全省各级工会,把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职工利益问题,作为工会做好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让职工在实实在在的服务中,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工会的大力推动下,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持续壮大,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最为坚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