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包民权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明确要求。我们看到,7000余字的重要讲话,“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而“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要论断,精辟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和特点,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有效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对于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更好发挥制度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民主、实现民主作为基本追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通过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不断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经过100年的伟大斗争、艰辛探索和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道路和民主模式,人民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一直致力于探索有效制约公共权力与有效维护公民权利之道。全过程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不搞民主形式主义,不搞“民主秀”,不搞政治戏剧,不追求表面的华丽和做作,而是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彼此贯通起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在全球抗疫斗争中,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执政能力高下立判,民众信任度的差距也一目了然。我国把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放在首位,全国上下同心,社会各界齐心合力,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经济在经历风雨中发展起来,人民福祉不断提升。

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民主的所有要素、所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其开创了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新机制。民主的“全过程”体现在决策前、决策中与决策后诸环节。决策前包括社情民意征集、议题设定等多项环节;决策中则包括协商、投票等多项程序;决策后囊括了政策评估反馈、问责纠错等内容。全过程人民民主从根本上保障了全体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党报党媒为群众提供了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途径和平台,在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充分性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为群众办实事”给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了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这充分说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作为治国理政、执政兴国的政治基础,把实现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作为人民民主的真谛。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关键步骤,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广开门、大调研,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通过多方良性互动,加强了协商民主建设、推动了民主决策,促进了包括“供热提温至20℃”在内的诸多民情民意,上升到制度层面,有效回应人民期待,反映人民意愿,以生动实践丰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给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了新动力,也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新路径。汇聚人民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凝聚人民力量,增强决策实施的有效性,确保了民主的真实、管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