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历史记忆 展黑土风采

铁风铃

渤海国(公元698~926年),是以靺鞨族为主体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其鼎盛时期疆域包括今东北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滨海的广大地区。在长达二百多年历史中,渤海国社会发展深受中原盛唐封建文化影响。

渤海国作为唐朝册封的属国,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唐朝保持很大的一致性,佛教方面亦深受影响。据考古调查,渤海国佛寺遗址大量发现,主要集中分布在敦化地区、西古城及附近地区、八连城及附近地区、上京城及附近地区、俄罗斯滨海地区。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铁风铃,出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横3.5厘米、高8厘米、底径8厘米。风铃铁质,范铸,上顶圆平,中间有一小孔,八边,略向外弧曲,上端小,下端大,边缘各有一形状相同的棱弧,稍残,整体中空。铃摆已失,上端一侧有一乳丁,是渤海国寺庙檐头所挂的饰件。

风铃在古代有好几个称呼,如“风铎”“宝铎”“檐铃”等,常悬挂于大殿、佛塔等建筑物檐角下方。无人敲击,有风则自鸣,故名“风铃”。

中国的风铃出现于北魏时期,一开始用于装点佛塔。后来,不仅在塔上悬铃,寺庙殿、阁、塔等檐角也都悬挂风铃,一直延用至今。最早,为了使建筑上精美的图案和壁画不被鸟儿破坏,故悬铃驱之。佛教传入中原后,风铃被融入了佛家思想,使之有了更深刻含义。在佛教含义上,风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个含义。

风铃在此成为了一个警醒世人修行的媒介与指向,是谓“惊觉”。而风铃之声在喧嚣世间赠予人宁静、祥和,让人不忘法喜,是谓“欢喜”。风铃更是被比作佛音,佛幻化作“风铃相”,为世人讲述真理,是谓“说法”。

(黑龙江省博物馆 唐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