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春到大寒,省博物馆专人为你讲解每一节气的含义、习俗——

“相约龙博” 24节气“云”上见

省博物馆“达达”老师——艾丽达。

往期线下课程资料片。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雪莹

立秋刚过,除了朋友圈里“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话题外,许多小朋友还在“相约龙博”线上课堂,实打实地了解了这一节气的含义、习俗等相关内容,大赞:“太涨知识了!”

记者了解到,立秋这节课由省博物馆的“达达”老师——艾丽达进行讲解。课堂上,她介绍“立秋”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民间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立秋之后,大家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西红柿等,少吃辛辣、煎炸食品。艾丽达告诉记者,线上课程上传到“黑龙江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后,收到了许多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私信。大家纷纷表示,跟着“达达”老师在4分多钟的视频课程里学习到了不少节气知识,对“立秋”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节气概念,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有文化了。

据艾丽达介绍,自2015年6月起,“相约龙博”便开始推出“24节气之旅”线下课程。近来,“相约龙博”课堂又开启了“云教学”线上科普课,并于每个节气当天为小朋友们普及“节气”知识。“节气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贯穿着一年四季。通过节气,我们会了解到一些气候变化、生活规律,对日后的生活生产都很有帮助。”每次线上课程,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会将节气中最精华的部分,以最精炼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对于节气课程,孩子和家长都特别喜欢和认可。课堂上,我们也会根据不同节气,设置一些手工互动环节。比如小雪、大雪的时候,会带大家一起制作立体雪花;立春的时候,会让大家咬萝卜体验咬春等等。前些年,我们的节气课还走进过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尔滨市花园小学等学校。课后,孩子们都特别开心,觉得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动手能力。”

如今,“相约龙博”已成为省博物馆的“王牌”活动。暑期中,每周“保留节目”的线上课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更好地发挥了省博物馆的公共社会教育职能,达到了课外“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