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公安 铸起伟岸的英模群雕

东莱街派出所民警。

朱振龙。

张玉珠。

高馨玉。

崔道植。

孙杰。

□文/摄 刘继滨 刘雪晴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米娜

编者按

“不辞生死寻常事,家国一诺赴征程。”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龙江公安队伍厚植红色基因、绽放英模光芒。他们中有年逾九旬退而不休,随时准备奔赴全国各地重案现场的王牌战士;有打伞破网,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不破不休的勇士;有在刑事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技术精英;有辖区群众依依不舍百问不倒的“全熟”社区民警……他们是龙江公安忠诚履职的缩影,是公安精神的不朽群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下,全省公安系统推出“龙警英模群雕”系列人物宣传报道。让我们走近并致敬英模,以朴实无华之气、忠勇仁爱之魂,和他们一道坚定理想信念、追寻初心力量,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实现新进步、新突破,作出新成绩、新贡献。

打造新时代 百姓之家

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东莱街派出所

践行忠诚使命是东莱本色不改的根和魂。东莱街派出所几十年如一日,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立“拒腐蚀、永不沾”的清廉形象,做到“拒吃一顿饭、拒收一份礼”“后门不开、私情不领、送礼不要、吃请不到”。

多年来,东莱街派出所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党建新要求凝聚队伍,始终坚持忠诚教育、传统教育、宗旨教育相结合,不断筑牢全体民警忠诚警魂,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新需求 用全方位服务来回应

搭建全方位服务新平台,推出爱心超市、社区自助网,打造全省首家网上警务室,率先建立东莱微信公众号,建立210余个“户户通”“企业助”微信工作群,累计接受群众咨询、求助5万余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畅通全方位服务新渠道,聚焦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办事“急难愁盼”的堵点难点问题,创新推行“警务帮办、简化速办、平台代办、视频商办、民警捎办”工作法,拓展“预约办、远程办、邮寄办”等服务举措,打通线上线下“便民路”。

整合全方位服务新资源,开展服务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协调电力、物业、燃气等9家关乎百姓民生单位,组建社会服务联动网络,累计解决民生服务需求200余次。

围绕全方位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新载体,强化落实首警首问工作责任制,2018年以来接收处置各类警情25200余条,无一有理投诉;辖区现案破案率达56%,八类严暴案件始终保持100%全破;全所连续57年无错案,被评为公安部执法示范单位。

出新招  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东莱街派出所坚持人防+技防,守护百姓零距离,创新实施“十户一保、百户一会”的人防新模式,全力推进智能安防社区建设,打造以东莱街派出所为中心,涵盖周边五个辖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大东莱”地区治安防控圈。

坚持治乱+预防,管控辖区无盲区,研发“微信采”小程序,创新推出“出租房屋分等级切块管理法”“蛛网式公寓管理法”,对辖区重点部位推行警力前置工作模式,让违法犯罪人员在辖区无处遁形。

坚持基础+信息,打击防范全覆盖,拓展“百家熟”工作内容,做到“三查三看”,从中发现可疑人员和可疑迹象。同网安、情报等相关警种部门捆绑作战、同步上案,实现精准打击,现案破案率持续保持高位,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0年全区第一。

新途径 积极探索打开群众心结

东莱街派出所坚持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潜心践行枫桥经验,耐心听取群众心声,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努力纾解群众心结。

推动党政联动共治,落实“百万警进千万家”工作要求,搭建基层调解联盟,会同街道、居委会等现场调解邻里纠纷,邀请辖区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单位,共同处理疑难复杂矛盾,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辖区连续30年没有发生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群体访和个人极端案事件。

朱振龙 不忘使命 做一名智勇刑警

打击,是公安主业;破案,是刑警天职。在多年工作中,鸡西市公安局滴道公安分局局长朱振龙就认准一个理儿——破案是对人民最好的回报。

从警至今,朱振龙直接参与破获的大要案100余起,侦破天源公司特大被盗案,为企业挽回损失160余万元;侦破陈某刚职务侵占案,为国家挽回损失400余万元。

多年的刑警生涯,在与各类犯罪分子的较量中,朱振龙和战友经常要面对歹徒的刀锋子弹。他先后三次受伤,胸肋骨折、左手环指粉碎性骨折、右手掌骨骨折,分别定为九级、十级伤残。

信息化时代,朱振龙深知网络的无穷威力。运用网络资源总结出适应需求的抓捕逃犯工作法,并在全省公安系统介绍推广经验。

几年来,由朱振龙主导抓获的命案逃犯数量占全市抓逃总数的64%,他侦办的持枪杀人逃亡20年康某德案,被评为2014年全省十大刑侦经典案例之一;持枪杀人逃亡23年之久梁某友案,打响了全省“2016互联网+追逃”战役第一枪。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式打响。作为打击黑恶犯罪的主力军,朱振龙冲锋在前,经历了同各种黑恶势力犯罪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较量搏杀,从未退缩。

朱振龙带领专案一大队成员历时4个多月,成功打掉鸡西建筑领域以邢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抓捕犯罪嫌疑人6名。2019年1月9日,侦办七台河市“11·22”重大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案件,朱振龙任专案组组长。

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盘踞七台河长达20余年,案情复杂、势力庞大,整个案件侦办期间,朱振龙和战友们时刻处在高倍望远镜监视之下。每次外出办案,都会有神秘车辆尾随,更有团伙主要成员说,放一马,就给一辆劳斯莱斯。面对各种压力、凶险和巨大诱惑,关键时刻,朱振龙表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素养,他把诱惑当成考验,坚决抵制各种利益诱惑,进一步锤炼党员党性,形成坚固战斗堡垒。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专案组成功打掉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抓获团伙成员48人,查扣房产127套,车辆7台,资金4000余万元,保险300余万元,土地7块2500万元,股权1.9亿元。

2020年,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时任鸡西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的朱振龙,带领全市刑侦战线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六清”行动于全省率先完成任务目标;“三打两控一遏制”百日攻坚战中,鸡西市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持续部署开展“云剑”行动,打响了命案攻坚的品牌,现行命案连续五年保持全部侦破、命案积案侦破数和命案逃犯缉捕数创历史新高。

张玉珠 百姓的事情比天大

一日从警,终生为民。对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荣市街派出所民警张玉珠而言,初心就是百姓的事情比天大,百姓的幸福就是她的奋斗目标。

她以真情战疫情、以生命赴使命,多次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工作,圆满完成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张玉珠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将自己在北京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精神转化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铿锵玫瑰 “疫”线绽放

疫情来临,张玉珠第一时间请缨到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武汉籍女性游客留观点工作。以最高标准强化管控、以最严要求抓好防护,以最实举措做细服务保障,大到留观人员的进出,小到一瓶辣椒酱的检验,严到人过物过必消杀,细到一包卫生巾的挑选,面面俱到,时时严谨,处处暖心。

核查工作中,她又创新推出了“一筛二查三核对”工作法,她所经手的一万五千余条数据,排查率、反馈率全部为100%。核查工作期间,张玉珠每天加班加点,160多个日日夜夜从未停歇。

匠心女警 服务创新

“人民公安为人民”这句响亮的誓言,深深地植根进张玉珠的血脉中。

她始终紧贴百姓需求,不断创新“互联网+户政”工作法,提出了“办事不求人七项措施”:全省率先实现户籍业务“网上办”、身份证领取 “微信办”、港澳台签证 “就近办”、自助前置 “帮忙办”、首创推广一次告知“一次办”、与社区共建“一窗办”、远端微信“视频办”。

仅一年时间,就办理网上业务近200余件;近百人享受到微信视频提供的便捷服务;52位家长在办理新生儿落户时,申领了新生儿医保卡;为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办理二代证百余人次……

暖心女警花 情系百姓

张玉珠工作的荣市街派出所是全市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在全省“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和“办事不求人”活动中始终走在前列。

辖区居民许阿姨家地址信息登记混乱,影响了小外孙上学。张玉珠3个小时查阅了23本户籍档案,帮助许阿姨开出证明材料,让她的小外孙顺利上了学。独居老人邢大爷因脑梗多次在家中摔倒,亲戚三至五天才来送一次饭菜,老人经常吃凉饭、馊饭。张玉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面帮邢大爷打扫送饭,一面多方奔走,为其办理低保,申请临时救助金,解决老人吃住和看护问题。邢大爷搬进“新家”那天,乐得合不拢嘴,不停地感谢着她……

张玉珠的一言一行彰显着共产党员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爱民情怀,她的最美微笑,始终绽放在派出所窗口和百姓身边,成为公安战线一道靓丽的风景。

法医高馨玉 刑事技术战线上的 “神奇女侠”

从警31年来,她从法医做起,勘查各类刑事案件现场300多次,检验法医物证1.3万余件,出具6000余份鉴定文书无一差错,提供的检验结论无一误判;年逾四十又从零开始筹建DNA实验室并承担检验鉴定工作,借助DNA技术破案近2000起,为侦查及诉讼提供有效证据5000余次。

她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DNA检验大队大队长高馨玉。

以身试险 靠科学解开疑案

在齐齐哈尔法医界,高馨玉求真求实的工作态度是人所共知的。富拉尔基公安分局在侦办一潘姓女子死亡案件中,认定该女子为自缢死亡,但死者父母却认为女儿不可能自杀,质疑分局法医的鉴定结论,并多次到上级单位上访。

省公安厅派出法医专家对死者尸体和现场进行重新勘查,高馨玉协助开展复查勘验工作。在两度尸检确认死者为自缢身亡后,死者的父亲仍然质疑法医鉴定结论。

为了给死者家属一个权威可信的结论,高馨玉提出在受害人家属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模拟现场实验,她的提议得到了死者家属的认可。

当高馨玉被同事们解救下来之后,她的颈部已被绳子勒出了一道通红的印子,脸也憋成了紫青色,参加试验的同行们十分后怕,同时也对她充满了敬意,死者父亲含着泪水,最终认可了专家组做出的鉴定结论。

不惑之年 筹建DNA实验室

2009年,在法医战线工作20多年的高馨玉突然接一个新任务——筹建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的DNA实验室并承担检验鉴定工作。

在学习期间,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午休时间,她一直在实验室里练习,即使是母亲生病了也不回家。别人用半年时间学到的内容,她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学成了。当年年底,齐齐哈尔市局DNA实验室正式建立。

12年来,高馨玉带领团队共受理各类案事件8000多起,通过DNA检验,直接破获重特大案件600余起,带破案件3000余起,同时作为公安工作的“承重支柱”还为诉讼提供证据近万余份。DNA数据库建设录入样本43.7万份,在侦破命案积案以及公安部部署的“盗抢骗”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2月,她所带领的DNA检验专业实验室,被公安部评为全国重点司法鉴定专业实验室,在全国各地市级单位实验室建设水平中稳居上游。

培养人才 甘做那块铺路石

“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真是强”,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高馨玉在打造技术团队上尽职尽责、狠下功夫。

她言传身教、从我做起,在围绕一个“快”字、突出一个“准”字上下功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各大期刊上发表了21篇学术论文。

现如今,DNA检验大队人员素质过硬,专业优势日益凸显,由最初的高馨玉一个光杆司令壮大为8人的专业团队,有2人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撰写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省级论文13篇。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好团队,为公安刑事技术的开拓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崔道植 初心不改 演绎中国刑事技术警察传奇

87岁的崔道植获得“七一勋章”后表示,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遗余力地为公安事业奉献全部力量。

1955年5月,崔道植从部队转业来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工作,成了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从此开始了他66年的岗位坚守。

自黑龙江省公安厅退休以后,崔道植退而不休,始终工作在刑侦一线,公安部五局、黑龙江省公安厅时常会抽调崔老参与疑难案件侦破工作,如今, 87岁的崔道植已经是中国著名痕迹检验专家,被誉为中国公安刑侦战线的“瑰宝”、中国“刑警之魂”。

接连攻克痕迹检验疑难课题

几十年来,崔道植的工作生涯始终是在处置疑难案件和学术理论研究并行的状态,侦查实践与侦查理论实现了双丰收。

自1981年以来,崔道植围绕枪弹痕迹检验先后撰写了《根据7.62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判断射击枪种的探讨》《64式手枪指示杆痕与59式手枪抛壳挺痕位移的研究》等论文。同时,崔道植还开创了指甲同一认定、牙痕同一认定并侦破疑难案件的先河。

1996年10月,在崔道植和课题组全员的齐心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痕迹图像处理系统》课题任务,并顺利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该项成果实现了从痕迹整体形象至微小特征的计算机检验。

“信仰认定了就是一辈子”

所有接触过崔道植的年轻刑警都感慨:向崔道植学习,技术上要学具体的东西,精神上尤其要学那种境界。

信仰认定了就是一辈子,就要发自内心、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站得稳、靠得住。自1949年开始,崔道植一次次申请参军,最终在1951年如愿入伍,1952年入党。从少年时代的一名儿童团长,到抗美援朝战士,再到87岁依然通宵加班的刑侦专家,崔道植躬身为党和人民数十年如一日,他用生命里的每分每秒恪守、践行着信仰的初心。

身为楷模塑造家风

84岁那年,崔道植接到从警以来公安部指派的一个最具挑战的鉴定任务,鉴定内容为深圳发生的一起疑难案件。在接受任务的第一天,由于笔记本电脑上的背包带断裂,他的左眼白眼仁位置被铁卡子弹射造成一个L型伤口。由于右眼患有轻度白内障,左眼的伤痛给他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但他依然连续工作三天三夜,导致左眼皮伤口处满眼充血,被儿子发现后强行送到医院缝了四针。

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崔道植在高质量完成公安部鉴定任务的同时,又把以往成功案例制作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PPT教材,并着力研究非制式枪支建档工作。崔道植对待工作的勤勉作风,也让自己的警察家庭拥有了一种特殊的醇厚之风。崔道植对自己要求严格,同样对他的三个警察儿子都有着严格要求。

纵观崔道植数十年从警生涯,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具体鉴定结果大多成为侦破疑难案件的点睛之笔。

孙杰 “百问不倒”的社区民警

在大庆公安系统内,孙杰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百问不倒”。他所工作的社区,有1506户居民,常住和暂住人口在4500人左右,人员流动大,变换频繁,但辖区每户人家乃至每个居民的基本情况,甚至刚刚搬来的暂住人口情况,他都能张嘴就来。

40年的平安守望,大庆市公安局铁人分局社区警务一大队四级高级警长孙杰练就了扎实全面、攻防兼备的过硬基本功,成为全市社区民警群体中的标杆。

作为一个“百问不倒”的“全熟”社区民警,孙杰几十年来坚持进千家门、认千家人、熟千家情、知千家事。有细心人给孙杰算过一笔账,他下社区采集信息、排查安全隐患、巡逻防范、走访群众,每天至少徒步5公里。

为了解决与双职工、做买卖等“早出晚归”居民见面的问题,他牺牲休息时间,利用中午、晚上和节假日进行走访。他在工作中总结摸索出的“错时、归类比对、平面图测试、以点扩面记忆”人口熟悉“四法”,被大庆市公安局全市推广。

孙杰干工作有股不服输的倔劲,起初他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从拼音学起,自费参加微机培训班,每天在家里练习打字到后半夜两三点钟。学会电脑知识后,孙杰经常上网研究信息化战法,将辖区外来人口全部录入电脑管理,从海量信息中寻找侦查破案的蛛丝马迹。

近年来,他先后抓获网上逃犯32名,包括3名外省潜逃10年以上的命案逃犯。其中有一个潜逃21年的逃犯,孙杰仅凭他登记的手机号,发现端倪并将其抓获。

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孙杰知道最多、了解最透,竭尽所能给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自掏腰包,长年资助单亲女孩上学,将社区里7个孤寡老人认为“干爹干妈”,20年如一日帮扶吴佩华老人。他是辖区里群众信赖的“管家”,一块精心制作的安全防范展板,几十件随用随取的实用工具,记录着他的使命担当;一个专门的密码柜,几百把编好号码、注明地址的住户备用钥匙。

他舍不得小区居民,居民们更舍不得他。2005年,大庆公安警务改革,全局民警面临岗位调整,听说孙杰将要调走,辖区居民联名请愿,硬是把他给留了下来。

2010年以来,他共为辖区群众做好事220余件、为居民代办证件290余件次、送证上门554件。

2017年,为更好服务群众,经上级批准成立了“孙杰警务室”,将户籍、身份证、居住证办理和诸多公安业务集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孙杰常说:“当普普通通的民警,做平平凡凡的事,这辈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