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幸福观的逻辑支点和理论核心

杨江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怎样获得幸福?靠什么实现复兴?答案是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谋求幸福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共产党人奋斗幸福观的形成发展史。

奋斗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早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并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实现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自由解放的奋斗之中。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深刻揭示了幸福的来源与本质,阐明了幸福与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幸福的终极旨归是人的全面发展 , 人类理想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在共产主义前提下,“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获得的 ,而获得幸福的过程充满矛盾,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解决,这就使得幸福离不开奋斗,奋斗为幸福的最终实现创造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注入丰富的中国实践。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曾将革命理想表述为: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谋求人类解放,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幸福所在。

奋斗幸福观是蕴含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质的幸福观

历史是客观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创造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发展成就。党团结带领人民用近30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如今,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创造的。

奋斗幸福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奋斗幸福观是唯物史观的精彩阐释。奋斗幸福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奋斗的问题。人民是幸福的主体,是幸福的创造者和享受者。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在工作中为民谋福,与人民共患难,为人民的幸福而战斗的党是无敌的”。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切为了人民富裕幸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实现新目标,需要全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奋斗幸福观的根本立场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实实在在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

链接

总结百年党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詹成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如既往地迈开奋斗步伐,在于其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从中汲取了源源不绝的奋进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有效形塑了奋斗的意义内核,有效开创了驱策奋斗的知行环境,有效保持了奋斗初心的薪火相传。

——祖昊《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何以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