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式办案

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指导申请人填写《仲裁申请书》。

□文/摄 张贺 黑龙江日报 全媒体记者 潘宏宇

通过发放调解建议书,达成和解、协商、调解等成功处理劳动争议793件;通过仲裁机构仲裁调解方式,成功处理劳动争议473件,占已审结案件的51.14%;通过要素式办案的试点工作,当期结案率明显提升,立案936件,审结925件,结案率98.82%……这是七台河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全面开展要素式办案试点工作,历时一年试运行交上的成绩单。

七台河市煤炭行业工伤发生率居高不下,平均每年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1000多件,其中90%以上为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案件争议类型比较单一。从2020年7月开始,七台河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坚持以“便民利民”为核心,以提高办案效能为目标,突出仲裁“快立、快审、快结”便捷高效特点,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要素式办案模式,办案效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过去案件庭审一般需要一上午,撰写裁决书还要近两天,案件处理完毕往往要花费40天左右。”七台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霍雷说,通过创新推行要素式办案,当事双方提交举证质证的环节被前置,庭审时间缩短至近一小时,裁决书一般只需3页纸,结案期限也较原来缩短了一倍以上,要素式办案与传统办案模式相比,办案效率明显提高。

“从我申请仲裁到裁决书下来,整个程序都有工作人员帮助,我非常满意。”龙煤矿业有限公司职工冯连兴说,他去年因工伤待遇发生争议向七台河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经过法定送达程序后七台河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按照要素式办案模式及时审理此案,30日后申请人就将仲裁裁决书拿到了手。

据了解,要素式办案改变传统办案模式程序繁杂、庭审冗长、文书制作耗时长、复杂难懂等问题,从案件受理、开庭审理到文书制作简洁明晰,审理流程得到全面简化,达到“案情明了、案结事了”的仲裁效果。七台河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根据本地工伤案件特点,精心设计形成了一套要素式办案的基础理论及仲裁申请书、庭审笔录、裁决书等试行要素式模板,庭前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只要填写《仲裁申请书》,就能明确双方争议的焦点。庭审中,不需要再按程序逐一询问诉求事项,而是直接确认《仲裁申请书》中无争议要素,围绕双方存在争议直奔主题展开调查和辩论。裁决书中,对无争议要素只作简要概括,有争议的部分,则集中陈述双方意见、证据及仲裁院认定的理由、依据及裁决结果,从而真正实现庭前“了如指掌”、庭中“对症下药”、庭后“一锤定音”。

要素式办案模式需要仲裁员根据案情协助当事人填写申请材料,在立案、答辩环节先行对争议涉及的基本要素进行确认,准确把握仲裁请求、举证和抗辩要点,提高办案效率。这样就要求仲裁员必须熟练掌握要素式办案流程,为提高其办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业务水平,七台河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组织围绕要素式办案具体流程、如何使用《仲裁申请书》、如何引导当事人填写要素式申请书、庭审程序等为内容的业务培训,同时通过自学、组织人员观看办案视频,研究分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

经过一年的试运行,要素式办案模式已在七台河市调解仲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简化了办案程序,缩短了案件办结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仲裁员和记录员的文书制作效率,真正实现了仲裁办案的方便、快捷、高效。截至8月初,七台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采用要素式办案模式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504件,其中要素式裁决219件。实行要素式裁决结案平均结案时间为25天,较传统类裁决结案时间缩短15天,仲裁结案时间缩短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