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高于全省

“放管服”改革“放”出新活力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波 马智博

试点推行“套餐式”审批,经营者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只办理综合许可证即可开业;创新设立哈尔滨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资223个企业催生新经济新业态……哈尔滨市把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作为发力点,推进“放管服”改革,相继出台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投资兴业等政策措施,为市场主体放权赋能,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催生新兴市场主体数量激增。截至8月31日,哈市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0.09万户,同比增长28.2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幅度。

力行简政之道

四个业态试点“一业一证”

日前,尚志市民张先生注册文化创意公司,体验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在尚志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下,张先生一上午就办完了企业注册所需的全部事项。

而木兰县的陈先生则体验到另一种便利。前不久,他在木兰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企业注销办理后,欣然在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卡上写下“满意”二字。他表示,“跑一次”就办完企业注销整件事,令他意想不到。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力行简政之道,让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更便捷。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上线“企业开办直通车2.0”系统,为市场主体提供注册登记、印章刻制、税务发票申领、用工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7项业务一站式服务。目前,哈市新开办企业从设立到从事一般性经营性活动由2天缩短到6小时,商事制度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近期,哈市在市场主体场所(经营场所)登记领域再次破题,直击企业开办“痛点”,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取消了“住改商”利害关系证明,全面实行负面清单及审批承诺制。

为继续降低创业门槛,进一步扩大登记范围,哈市明确公寓、仓库可以参照住宅登记为市场主体住所的要求进行登记。市民张女士成为受益者之一,日前,她在租用的仓库内,开办起自己的互联网公司。

以糕点制售、小食品加工店、熟食店、零售药店等4个业态为试点,哈尔滨市实行套餐式审批,在“一业一证”改革创新领域再拔头筹。试点行业经营者无需办理营业执照以及相关行业许可,只需要办理一个综合许可证即可开始经营活动。

加大政策赋能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带领产业园运营团队走进国内顶尖孵化器学习先进运营理念;利用各项科技计划予以扶持;组织项目投融资路演会对接市场化资本……为在科技领域培养壮大市场主体,哈尔滨市科技局锚定孵化器在培育科技企业、科技招商、补链强链等方面功能,将“加速器”和“一体化孵化平台”纳入支持范围,先后指导哈尔滨创业孵化产业园、北创时代联合科服汇等6家孵化器,共建孵化基金,开展联合孵化。

“我们与哈市科技部门联手,集中打造了医工结合孵化器、新一代信息技术孵化器等,已累计孵化技术创新型初创企业78家,在孵企业更是多达55家。”哈尔滨创业孵化产业园负责人常舒宇说。通过哈市科技局的“雏鹰计划”“展翅计划”“技术成果交易补贴”等多项科技计划,园区内共计12家企业累计获得市科技局的扶持资金640万元。同时,在哈市科技局的协力引导对接下,园区7家企业获得市场化基金投资,累计投资金额1500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市科技局还建立起常态化政策宣传培训机制,先后6次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优惠政策、评价通过和高企认定等进行宣讲。今年以来,哈市第一批次申报高企数量为625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创批次申报历史新高。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哈市民政部门也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中,重点梳理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普惠政策,精准对接目标企业,主动服务,帮办代办项目立项、选址、报建等前期审批工作。投资超10亿元的竹石居综合性大型养老、春华德善养老产业园等项目在民政部门协助下已完成前期相关工作。目前,全市受扶持服务养老企业已达500余家。

资金扶持引导

增加创业资本供给

为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哈尔滨市发改委充分发挥创投基金、政府性基金、国家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供给。

其中,哈尔滨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参股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鼓励子基金投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省市重点发展领域创业企业。截至目前,已完成设立子基金22只,子基金总规模达到46.6亿元,累计投资企业(项目)223个,投资额23.55亿元。

此外,充分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哈市重点产业领域的在建项目和重大招商项目建设,先后下达3批资金计划,已为20余个项目提供超10亿元资金支持。为黑龙江省籽鹅种质资源场、黑龙江移动公司“5G+智慧民生”等多个企业投资项目争取近3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