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北自贸试验区 200项成果探路制度创新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婧

近日,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收到了来自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审批服务处(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发出的第一张“无感许可证”。企业许可证马上到期时,该局已默默为企业做好了换证的一切工作,并把新证寄到企业手中。

“这种换证方式是想都没想过的一种全新审批体验!企业没有为此花费任何精力和时间成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中。”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激动地说。

小小案例,恰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自2019年8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短短两年时间,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统筹“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项目主体加速落地,树立了“最北自贸试验区”鲜明品牌形象,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不断显现。

2年生成超200项制度创新成果

2021年7月30日上午,省级审批权限下放承接暨“绥意办”APP启动仪式在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绥意办”APP聚合了绥芬河市各类公共资源和政务服务功能,成为一体化、全天候的掌上便民服务平台。

中国华丰能源香港控股集团在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成立了子公司,企业执行董事王宏洲在办理相关证照的时候,通过“绥意办”APP平台,很快就完成了相关手续的办理,拿到了证照。“前些年我也曾经来过绥芬河,办理相关事没有如此快的便捷条件,现在‘绥意办’这个APP平台和‘一站式’服务太方便了。”王宏洲感触颇深。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成立的一个重要任务,恰恰也是支撑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同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推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生成超200项制度创新成果;新设企业11403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占全省的24.1%;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已进入2.0版本……今年8月2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亮出两周年亮眼成绩单。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康翰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主旨发言中提到:两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立足对俄及东北亚和沿边开放合作的战略定位和独特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特色差异化探索,全力打造对俄和沿边开放合作新优势;以营商环境为抓手,推动试点任务和复制推广落地实施,全力打造对标国际标准新样板。

制度创新直接带来的是营商环境改善,间接坚定的是市场主体投资创业的决心。两年间,新设立企业数比自贸试验区挂牌前增长66.8%,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汇聚企业的磁吸效应充分显现。

坚持“项目为王”狠抓招商引资

连日来,在哈尔滨片区,主打对俄牌的万科中俄产业园频频释放好消息:仅用6个月就实现了产业示范街区的开放;已封顶的双国双园会客厅预计10月底投入运营;目前已完成签约企业14家,在途协议谈判企业25家,储备跟进企业23家,其中已完成6家企业注册、迁移,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超5亿元……

“哈尔滨片区获批两年来,坚持把产业提档升级作为践行‘改革开放新高地’功能定位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断推出创新举措,着力‘强存量、扩增量、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专职副主任、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局长任海龙告诉记者,两年来,哈尔滨片区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哈尔滨片区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组建市场化、专业化的招商集团公司,建立了俄、日、韩招商代表处。两年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共引进产业项目189个,协议引资额3538亿元,连续两年协议引资额“超千亿”,包括万科中俄产业园等9个超百亿项目以及正威国际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7家,实现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三个片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自身功能定位和重点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制度创新优势,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支撑平台,包括在全国设立首个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中心、开通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率先建立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体系,不断释放自贸试验区制度与政策磁吸效应。三个片区积极搭建吸引产业集聚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大力招商引资,形成既错位发展、又相互支撑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龙江开放经济新高地效应凸显

日前,在黑河片区,位于二公河进出口加工园区的黑龙江新丝路林产品有限公司中俄跨境木材集散加工项目的烘干窑一期建设场地内,已经建好的21套烘干窑整齐在列,即将投入使用。

作为市“百大项目”之一,新丝路中俄跨境木材集散加工项目于去年4月落户黑河。项目依托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区位优势和黑龙江大桥运输优势,构筑“境外+境内”联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力争将黑河打造成为中俄边境线上最大的木材集散、仓储、加工、展示、交易跨境木材加工基地。

同样,在哈尔滨片区内,因受哈尔滨新区叠加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吸引而落地的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正在有序推进中。该项目是我省百大项目之一,由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建设。据悉,该项目将于明年11月建成投用,届时将成为中俄农产品果蔬、肉类出口,粮食、水产、农业原材料进口五大品类大宗商品集中交易中心,实现对俄农产品进出口全季节、不落幕的交易,打造对俄蔬果产品的集散地。

打造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两年来,围绕这一战略定位,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内,提升自由贸易功能的大项目不断上马。自贸试验区对俄开放创新实现从点线式布局、差别化探索到连片式成果、引领式实践的跨越,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万科中俄产业园涵盖金融协作、产能合作、跨境商贸等全方位业态,与莫斯科俄中产业园将形成跨国姊妹园,实现中俄双园互动;中俄首座跨江大桥黑龙江大桥、全球首创跨境索道中俄两国过江索道即将开通,将形成对俄经贸往来快速通道和口岸、贸易、加工融合发展的一体功能区;绥芬河互贸(国际)物流加工园区整合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与互市贸易进口政策优势,将实现进口俄粮等原字号产品落地加工增值,构建互市贸易全产业链。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提速发展、全面开花的新发展阶段,以全省0.3‰的面积,贡献了超过全省1/8的外贸进出口额。”“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传递的信息,生动诠释了自贸试验区在全省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引领作用。在2020年,自贸试验区外贸总额达204.9亿元,同比增长12.8%,今年1~7月外贸总额达128.9亿元,同比增长44.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约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