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二次供水管网由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等近千家负责,千“龙”管水状态下,设备年久失修影响水质等问题频出;现在,供水集团全部接收、改造,让居民吃上放心水——

一条“龙”管水

来自哈尔滨市二次供水管理变革的报道

工作人员巡检二次供水设施。

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二次供水接收改造惠民政策,得到居民称赞。

挖掘机在挖掘铺设供水管道的深沟。

□文/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宝森

目前,全国城市供水体制是由城市供水集团负责把净水厂的水通过市政供水管网(即一次管网)送到各居民小区的泵站,再由各泵站加压后,通过小区内的管网(即二次管网)把水送到居民家中。哈尔滨市的一次管网由哈尔滨供水集团负责,二次管网由市区内的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等近千家单位负责,设备年久失修影响水质等问题频出。

今年,二次供水管网由哈尔滨供水集团全部收归,并加快改造,在全国率先做到全市一条“龙”管水。过去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哈市是如何“突围”彻底解决的?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二次供水改造 如火如荼

9月17日,记者来到正在进行二次供水管网改造的哈尔滨市香坊区泰山嘉园小区施工现场,工人有的正在挖沟,有的正在用热熔方式连接塑料管道。“这里原来的供水管线在地沟里,与供热管线、排水管线等混在一起。由于管线多,有漏水,导致污水灌满,污染严重,供水管线再放在里面已不安全。因此,我们把供水管线移出来,挖2.2米深沟直埋,预计月底前完工。”负责现场施工的哈尔滨市政建设公司现场技术负责人仇成续告诉记者,这个小区建于2006年,有9栋楼、720户居民。需要改造的管网长度为楼外1848米和楼内一楼的基础管网1248米。

住在该小区2号楼的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水质不好,有时停水后再来水,都是黄色的,“早就盼着改造了,现在好了,我们今年就能吃上放心水了!”

改造中,做通群众工作并使之配合是最耗费精力的。负责香坊区接收改造的武海清说:“我们现在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尤其是说服居民配合工作,占据了工作量的90%。因为只要有一户不同意在室内改造基础管网,改造工作就无法开展。”她告诉记者,香坊区今年需要更新管网164公里,现已完成今年改造计划工作量的一半。

据了解,哈尔滨供水集团今年计划改造泵房300座,二次供水管线583.6公里,预计10月底前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让60万户居民用上放心水。

9月末5个城区 全部完成接收

改造的顺利开展,源自于接收工作前期大量的积极工作奏效。

据哈尔滨供水集团总经理助理鲍春海介绍,哈尔滨市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5个城区有城市居民用户201万户,二次供水由全市近千家物业等单位负责。从2005年开始,随着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革,哈尔滨市就着手解决二次供水千“龙”管水的难题,供水集团成立了二次供水分公司,接收企业剥离的二次供水服务。到2015年,集团共接收了22万户;从2015年开始,哈尔滨市政府提出解决吃水难、提升水质,先后接收改造了25万户;今年,哈尔滨市政府提出全部完成接收工作,全面提升水质,实现一条“龙”管水供水,全市各二次供水单位必须将设施和管理权移交给哈尔滨供水集团。过去15年间接收改造了47万户,今年一年要完成接收154万户。

据了解,近千家二次供水单位状况各种各样,设施陈旧的小区物业因无利可图愿意交接;设施完好的新小区,物业企业不愿交出去;有的单位涉及债权债务不清;有的小区供热、供电混在一起,需要分离;有的泵站没有单独的水泵房,无法解决安全问题……工作人员都要一户一户地上门去谈。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5月22日开始移交至今的4个月时间里,供水集团二次供水的一线攻坚人员加班加点,已经深入880多家物业管护单位进行动员接收,把每个泵站的情况逐一建立工作台账,累计走访10794次,建立档案2020份,顺利完成了覆盖149.1万户居民的二次供水接收工作,已完成占总户数的96.8%。

据鲍春海介绍,5个城区二次供水接收工作将在9月末全部完成。

管好接收泵站 保障供水安全

接收改造后的二次供水设施,让人耳目一新。记者在林机小区水泵房内看到,房间整洁明亮,水箱、设备是清一色的不锈钢。

林机小区5号楼4单元101室居民林存杰告诉记者,他在这个小区住20多年了,以前吃的是地下井水。刚开始几年还可以,后来水质就不行了。“自从小区改造了泵房和水管后,感觉水都是甜的,党的惠民政策真好啊!”

“接收后就要管好,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保证居民喝上安全水。”香坊区服务站的巡视员王杨说。

无法立即移交的也有很多,实行暂时共管,但要马上解决问题,纳入日常运营。针对接收哈尔滨物业集团的207座泵站进入协议共管期后,供水集团积极配合小区物业公司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维护,极大地改善了安静、安和等区域长期水压低、供水不稳定的现状,提升了居民的用水水质。

凡是接收后的泵站,不管什么情况,哈尔滨供水集团全部实施专业化的运营和管理,全方位优质服务,向社会承诺“小修不过夜,大修连夜抢”,维修队伍24小时待命,保证居民24小时不间断供水。为此,该集团制订了《哈供水集团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从规范供水水质、规范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强化生产运行工作,为供好水、服好务提供制度支撑。

推行智能化管理。供水集团建立了一套二次供水远程监测平台系统,把改造完成的泵站纳入其中,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台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实时掌握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状况,大幅度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真正保障二次供水安全。

各方努力 让居民吃上放心水

短时间内全面接收并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是一项巨量的工作,哈尔滨供水集团压力巨大:580公里二次管网要更新、数千个泵站设施要改造,资金哪里来?人哪里来?如何完成?这考验着哈尔滨供水集团的新一任班子工作能力。

办法总比困难多。集团新班子迎难而上,他们认为这是为民谋福利的事业,是挑战,更是机遇,要勇挑重担,按时保质完成接收改造任务。

更给力的是他们得到了哈尔滨市政府、金融部门的积极援助:针对集团已有的40亿贷款,政府协调银行把短期贷款变为25年期的长期贷,减轻企业压力;哈尔滨市专门出台了针对供水的公用事业价格补贴办法,解决供水价格倒挂问题;改造资金也纳入我省老旧管网改造一般债券支持范围。今年,他们获得了省政府一般性债券资金7.03亿元,明年还将继续争取。

哈尔滨供水集团把二次供水接收改造工作与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相结合,重新设计人和事相匹配的工作岗位。集团把原来为接收二次供水业务成立的分公司框架打开,由原来的一个分公司变为5个分公司,5个主城区各一个,每个分公司下面设立服务站,人员分布到各服务站。服务框架重建后,二次供水服务新增了1000个工作岗位。

集团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竞聘制,同时也改革了分配制度,向一线倾斜,多劳多得。这激发了职工到一线工作的积极性。3000余人的供水集团,1/3分流到了二次供水工作中。

为配合供水集团完成任务,哈尔滨市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成立二次供水接收改造指挥部,加快工作进程。

哈尔滨供水集团也成立了二次供水接收改造总指挥部,设立接受和改造两条战线,全市5个主城区划分89个网格,每一个网格就是一个攻坚站。攻坚战胜利后,每个网格就成为日后运营维护的服务站。

如此快的工作成绩,得益于集团的思想大讨论和业务大培训,以及展开的大宣传。思想改变了,就有了动力和效率。集团组织人力编制培训教材,让每个人了解业务。集团制作了居民二次供水设施接收改造的宣传册,给广大居民写了一封信,让居民了解这是一项为居民造福的工作,得到广大居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