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友谊见证人

□马舒科夫·尤里

与王耀臣相识,是在哈尔滨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酒店有好几层楼和数不清的大厅,每一层都有衣着整齐、训练有素的服务员,每个房间都装潢精美。大厅的中央摆放着传统的、带有旋转玻璃台的圆桌和装饰华丽的座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与餐饮文化密不可分。饭店,更像是一个进行对话的场合,而非仅仅的就餐场所。在饭桌上,往往能更迅速、更高效率地解决问题。中国美食非常独特,且种类繁多。一道道菜摆放在可以旋转的玻璃台上,而桌子本身却是不可旋转的,这样就能保证所有人随意夹取自己喜欢的菜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方便、美味、舒适又实惠。

初见之时,头发花白、身材魁梧、气质儒雅的王耀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喜欢用俄语交谈,他的俄语标准地道,言语间几乎没有任何错误,语音语调十分规范。

王耀臣首先谈到,他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许多领导见过面,联合收割机工厂原总经理洛季诺夫·列夫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洛季诺夫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知名人士、荣誉市民,也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他非常健谈,风趣幽默,曾是我们这代人的偶像,当王耀臣提到他的时候,我们谈话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我们不断地回忆起关于洛季诺夫的生活片段,相互印证,再告诉对方关于他的“奇闻轶事”。最后,我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王耀臣拨打了洛季诺夫的电话号码,我们三个人隔着电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交谈。

王耀臣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见证了中俄两国很多合作的始末。

王耀臣家境殷实,他聪明颖悟,很快就掌握了俄语。由于语言优势,青年时期的王耀臣进入了当时中国工业科学的高级殿堂——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机电制造系主任的翻译开始了职业生涯。自那时起,青年时期的王耀臣开始了科研之路。自1952年起,王耀臣经常参加中国赴苏经贸代表团,推动中苏之间达成156项援华工程。

无论在任何岗位,王耀臣始终没有放弃俄语,也没有切断与俄罗斯的联系。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自觉履行黑龙江省中苏友好协会主席的职责。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从事这项工作,参加各项相关活动。他精通俄语,俄罗斯朋友遍天下。

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兴建了展览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的企业是常设展览内容。王耀臣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展台看到联合收割机工厂,了解了生产潜力,结识了洛季诺夫总经理。也是在那里,签署了第一份供货协议。

此后,我们的联合收割机工厂开始在中国境内收割谷物、扁豆、豌豆、黄豆。王耀臣曾不止一次到访过我们的城市,解决经贸合作方面的问题,签署新协议,修订旧协议。那是一个艰难的时期,所有的结算都通过易货贸易,而企业最需要的是资金。王耀臣帮助我们解决了成千上万个与经贸直接相关的棘手问题。

俄罗斯政府高度评价王耀臣先生在促进中俄两国相互理解和友好交往方面的贡献。1992年,叶利钦总统授予其“人民友谊”勋章。

非常遗憾的是,为中俄两国友谊奋斗一生的王耀臣老人,在近90岁高龄那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作者为俄罗斯记者协会成员,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红色中国》杂志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