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龙江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

迈进高铁时代 佳木斯的“激情与担当”

写在新建沈阳至佳木斯铁路客运专线牡佳段即将开通、既有佳鹤铁路升级改造高歌猛进之际

佳木斯市委书记王秋实(中)深入同江中俄铁路大桥考察调研铁路口岸通关设施建设工作。

佳木斯市委副书记、市长丛丽(右二)就涉铁市政道桥建设进行调研。

中铁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进喜(右三)在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桦南东站施工现场调研。

佳木斯市委常委、副市长邱士林(左一)在同江中俄铁路大桥施工现场调研。

中铁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黑龙江铁路发展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姜辉(右五)在中铁十四局承建的铺轨工程施工现场检查工作。

佳木斯市郊区征拆工作调查摸底不留死角。

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佳木斯特大桥正在进行吊篮安装施工。

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牡佳高铁佳木斯特大桥钢桁梁吊装作业完成。

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牡佳高铁第九标段箱梁架设成功。

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牡佳高铁跨佳富铁路特大桥转体梁施工现场。

牡佳高铁佳木斯特大桥顺利合龙。

牡佳高铁第一桥——佳木斯特大桥鸟瞰图。

中铁二十三局承建的牡佳高铁既有客整所改造和新建动车存车场施工现场。

佳木斯工务段对牡佳高铁接触网供电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平推检查。

佳木斯工务段对牡佳高铁接触网供电设备几何参数进行认真复测。

□关健 韩波

金秋龙江,天高气爽,稻菽飘香,满目希望。

9月的佳木斯,来自铁路建设领域的重量级新闻和喜讯,沐浴着初秋第一缕晨光,翩然而至。

“新建沈阳至佳木斯铁路客运专线牡佳段联调联试跑出最高时速——275公里!”

“地处高寒地区的中国铁路东边道——沈佳客运专线牡丹江至佳木斯段即将开通……”

人们热切期盼中的此段高铁,万事俱备,只待9月末由国铁集团和省政府宣布正式开通的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届时,它将与2018年9月30日开通运营的哈佳快铁一同织密以佳木斯为枢纽的黑龙江东北部铁路网,使佳木斯成为黑龙江省“哈牡鸡七双佳哈”东部快速铁路环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将佳木斯与龙江东部其他城市紧紧地连接一起,让沿线地区共享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动带来的发展繁荣,构建起支撑龙江东北部跨越式振兴发展的高快速铁路走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同时,既有佳鹤铁路改造工程也进入冲刺阶段,今年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明年8月竣工试运行。届时,作为我省第七条升级改造的快速铁路,再将鹤岗与其它五个地级市一同融入以佳木斯为枢纽的龙江东部高快速铁路网。

2021年8月,中俄两国首座跨界江铁路大桥——同江至下列宁斯阔耶大桥接轨贯通!大桥开通运营后,黑龙江省内经同江铁路口岸连接俄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距较经绥芬河口岸缩短809公里,节省运输时间10小时。

目前,既有佳木斯至同江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兴建、谋划,育先机,开新局,佳木斯将从昔日全国铁路网末端,一跃成为东北铁路网重要枢纽、中俄互联互通国际快速铁路运输重要通道。

……

一条条凝聚着地方党委政府心血、汗水和智慧,承载着区域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钢铁大道,正从三江平原腹部中心城市佳木斯,向着绚丽的远方和美好的现代化未来伸展……

“不破楼兰终不还”

敢为人先引领新一轮铁路建设大潮

佳木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

在龙江新一轮铁路建设大潮中,曾经的“末梢神经”佳木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高铁建设潮流的引领者。

17年前,在编制“十一五”交通规划时,佳木斯市就率先提出向国家争取新建哈佳南线铁路,并建成高速快速铁路的宏伟构想。当时高铁还是不被广泛认知的新概念,京津城际铁路尚在建设中,作为地缘区位均不占优势的地级市,佳木斯的设想起初也并不被各方看好,但历届市委市政府“逐梦高铁,十年磨剑终不悔”,连连跑省进京争取支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绝不放弃,终使项目在2014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8年9月建成通车后的哈佳快速铁路,既拉近了哈尔滨至佳木斯以及佳木斯至同江、双鸭山、鹤岗等铁路下行城市之间的扇型时空距离,又架构了一条可以通往国外的客货运输通道,让佳木斯率先融入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省内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目前,哈佳线常态化开行动车30对,最高时达到34对,日均发送旅客过万人、营运收入百万元以上。是省内运营效益最好的一条高快速铁路,并已步入全国高快速铁路运营效益良好的行列。

从落后到奋起,从跟跑到领跑,从追赶到前端,围绕打造“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佳木斯始终都没有减弱“申铁、参铁、建铁、服铁、兴铁”的激情与担当。

未雨绸缪,干一想二谋三盼四。2017年,当哈佳铁路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佳木斯市就提前把脉定向,谋划布局,进一步整合力量,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牡佳高铁建设;2018年9月30日哈佳铁路全线通车、牡佳高铁建设如火如荼之时,佳鹤铁路升级改造所涉及的征拆等基础工作就已准备就绪;2021年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新一届班子接棒再发力,既扎实抓好将要开通的和在建的铁路建设改造项目“最后一公里”,又开始对升级改造域内6条既有铁路运筹帷幄。

“新时代,铁路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新建高速快速铁路的同时,对既有铁路升级改造,深度挖潜,释放能量,也是助力佳木斯实现跨越式振兴发展的现实需要。”新班子对铁路发展有了新认识。

精准绘制蓝图。高快速铁路的站址选在哪里最合适?既有线路升级改造预留空间该有多大?主线辅线如何调整既节省资源又保护生态?土地征收怎么做才能既省钱又能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大临用地如何搞好节约与复垦两篇大文章?铁路与公路、民航、水运以及涉铁市政建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衔接,才有成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和民生福祉……

面对必答卷,佳木斯市勇担使命,从容答题。“一个总基调,一个时间表,一张路线图,一份责任状,一个唯实唯先、善作善成的科学考评机制,一支‘佳字号’混合编队的地方铁建大军……”。一场新的铁路建设总体战拉开了序幕……

“润物细无声”

为铁路建设者搭就建功立业人生出彩的舞台

“那些灿烂的奋斗岁月,澎湃在一座城市,每一次感动……”

牡佳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望着动车从佳木斯站发出,以250公里以上的时速,风驰电掣般平稳驶过4.05公里长的佳木斯特大桥,奔向远方,李庆剑心潮澎湃,“真的就像看见自己孩子呱呱落地一样,兴奋和喜悦。”

此时,作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牡佳客专“三电”迁改项目部经理,李庆剑和与他一同进场,从2017年10月至今已在工地奋战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战友们,真的还想放开喉咙唱一曲《天路》,“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人民欢聚一堂……。”

李庆剑更想向给他们送来家一般温暖的佳木斯人道一声:谢谢!

忘不了,牡佳铁路第一桥——佳木斯特大桥的那场鏖战。为了啃下这块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那段与佳木斯人民风雨同舟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李庆剑带领施工技术人员迎着炎炎烈日穿山越岭,一身汗水一脚泥巴还在实地勘察时,建桥所涉及的地方征拆等项工作早已按下快进键,地方主管部门专人对接,涉地涉企涉物“先征后补”……。当电力通信线路迁改施工犯难卡壳时,市铁路办携各相关产权单位,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商量对策,“五方确认”形式的现场办公就达30余次。仅牡佳客专DK387-DK391通信线路迁改,就适时重新规划线路走向,共计移设光缆、电缆82处162.36公里,保证了大桥土建工程顺利施工。

2020年5月,在完成牡佳客运专线“三电”迁改原有设计工作量之后,按照施工进度要求,已没有时间在完成招投标程序后再实施新增迁改工程。鉴于中铁二十二局是省政府招标确定的牡佳客专全线“三电”迁改唯一施工单位,以及他们以往的良好业绩,佳木斯市“破例”将新增工程交给他们。

“信任就是最好的环境。”

李庆剑带领工人承担两项工程施工。在既有佳富铁路10KV贯通线影响土建主体施工时,他们群策群力,优化路径,将既有架空电力线及通信线改为地埋敷设,道口预警及供电低压电缆迁移到桥梁施工区域外侧。为保工期,李庆剑等人顶着恶劣的天气,不分昼夜,仅用4天就完成全部迁改工程,创造了他们在同类工程施工进度上的新记录。

在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中,与李庆剑所带领的团队并肩争雄,舍小家为大家,把他乡当家乡,一心一意为佳木斯高铁大通道建设出力流汗的铁军,标标可见。

走进工程处于收尾阶段,建筑物外型酷似飞鸟形状的牡佳高铁桦南东站的施工现场,我们见到了中铁建工集团年仅27岁的现场技术员华聪,一个一身朝气、满脸阳光的大男孩。自从2019年9月随队伍进场至今,他回山西临汾老家过年休假连来带去不到一个月时间。“在我们项目部,一线工友二班倒三班倒,人歇机不歇,70多名核心管理人员连轴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是常事。”

“管理人员刘松璞和马燕鸿夫妻二人不忍错过女儿的宝贵童年,带着孩子一起来到项目部……。桦南东站建设人手急缺,曾在高原鏖战10年的项目经理田业大,以身作则,从技术、施工到与地方征拆部门协调,在项目部到关联单位的路上往返千余次,无怨无悔……”

建设一流工程,筑就永恒丰碑。

华聪所在的项目部负责人告诉我们,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最好的施工环境。

桦南东站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还涉及困难很大的征拆问题。县乡村拧成一股绳,首先解决了征拆问题,没影响他们进场。针对施工过程中噪音大,扬尘多,污水多等问题,环保部门和当地污水处理企业帮助设计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安排洒水车和雾炮机每天定点定时除尘,并在工地周围安装了喷淋系统,建设绿化隔离带来保证项目部的绿色施工,文明施工。地方政府还牵线搭桥,帮助项目部及时补充了保洁工、钢筋工、木工、瓦工等急需人员。去年春节疫情期间,由于桦南东站的建设者们来自多个省份,一时不能全部归位,工程建设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县铁建办帮助他们联系采购物资,临时招用施工队伍,还组织20余辆大巴车,在严密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分路从河南、河北、安徽等地接回了建设者。

时值牡佳高铁即将开通之际,我们再次走进业已提前竣工的中铁十四局牡佳项目部位于桦南县大八浪乡的吉丰隧道施工现场,三年前的那一幕幕仍在眼前萦绕。

“山顶,一座座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山脚下,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吃草;不远处,工人们正在修筑通往隧道口的便道,接下来将一层层剥离下来的黑土,像珍惜宝贝一样运往别处再利用。”

“必须坚持施工与环保同行,守护白山黑水的美丽”,进场伊始,项目经理亓守臣就为施工标准定了调子。项目部还培训员工、农民工300余人次,持环保合格证方有资格进场施工。同时,还制定了生产废水处理、施工噪声控制和存料场、弃渣场管理等10余项制度措施,并坚持定期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为抑制施工扬尘,他们还安排专职清扫人员,适时清扫施工道路,在施工现场洒水;对运输中易散落、飞扬、泄漏物料的车辆全部密封处理;在施工现场的出口设置冲洗车辆的设备和排水设施,车辆出入百分之百清洗。

“这支由大部分山东籍员工组成的铁建劲旅,骨子里多了祖辈遗传下来的关东情结”,项目部经理感慨颇深,“当然,这些都与当地政府和百姓与我们以心换心分不开。记得队伍刚进场时,由于路况不熟,经常要向当地百姓打听道路,无论到哪,人们都能耐心地告诉我们怎么走,有的甚至放下手中的活计,用上大半天的时间给我们带路当向导。”

“敢教日月换新天”

如椽巨笔书写浓墨重彩的铁路新篇

“日暮清晨我风驰电掣,黑夜最懂眼里的那团火,将岁月的难燃烧成彩虹,挥别过青春依然握紧远方,顺着铁轨从没有停止生长……”

从领跑哈佳快铁,到决战牡佳高铁,再到激战佳鹤既有线路升级改造,佳木斯人一直以创新者的姿态和处处领先一步的精神,击楫逐浪,乘风悬帆。

新建牡佳客专全长374.7公里,佳木斯市域内102.15公里,涉及东风区和桦南、桦川两县,征拆工作一样的高标准推进,做到了“四个在前”,即:失地农民的思想工作做到前面;征拆补偿政策宣讲做到前面;用地测量划界做到前面;征拆标的物评估定价做到前面。对于征迁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即时解决,不留尾巴,不留遗憾。长兴2号公铁立交桥两测辅道电力通信线路迁改任务重,且需跨过牡佳正线、既有佳富铁路及益海粮油等多家内、外资企业,若按过去常规做法光是办理手续和审批事宜就得耽误工期半年时间,市委市政府特事特办,急事快办,认真调研,精准施策,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很快形成了一次性迁改方案,做到了费用低,易维护,还能有效避免引发二次迁改、多次迁改,破解了以往“先临移、后永迁、多反复”的弊端。加上组织得力,半个月内各种管线设施就全部迁改到位。不仅确保了铁路本格和涉铁市政道桥建设顺利实施,预留了未来发展空间,还为财政节省迁改资金300多万元。

牡佳高铁桦南段总里程71.9公里,其中隧道3.9公里,途经3个乡镇、3个林场和1个种畜场,共涉及20个行政村。红线内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约8500亩,涉及征拆资金总额5.29亿元。县里把牡佳铁路征拆当作为“一号工程”,统筹24个相关部门单位精兵强将同频共振,仅县级领导召集的涉铁专题协调会就有20余次,从速解决各类难题150余件,确保了各类征拆按时或提前完成。

“配角”主动作为。从哈佳转战牡佳,市郊区域内虽然没有铁路正线,只承担取土场和两处电力线路迁改任务,但按设计选址,取土场土地和林地权属交织,不仅办理征地手续十分麻烦,而且被征收人权属难以界定。“既要保障铁路施工顺利进行,也要维护被征收人正当利益。”遵循市里确定的主基调,郊区上下勇负重敢担当,趟出了一条“调查研究,寓法于理,利益平衡”解决征收难题的新路子,保证了施工取土用料所需,成为铁路建设保障有力的先行区。

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战斗姿态,参与佳鹤铁路升级改造建设之中。

“铁路建设,无论是主场,还是后方,无论是主线还是辅线,无论是主力军还是地方队,都要干出‘佳木斯的速度’,展示出‘佳木斯的作为和担当’”。市里的态度决定了参铁人员的行动方向。

佳鹤铁路正线71.53公里,建设主体为中铁哈尔滨局,佳木斯域内33.6公里,征拆任务涉及一县两区一场。2019年,国家调整土地征收政策,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必须先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市自然资源局积极协调属地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率先完成“农转用”组卷报省。市政府还委托哈铁局代办市本级“三电”迁改招投标事宜,同时,整合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地方承担任务的落实。新建西佳木斯站信号楼是佳鹤铁路改造的一项重点工程。由于历史原因,信号楼建设用地已出让开发商用于棚户区改造。当时的市国土局数次与铁路部门及开发商沟通协商,尊重历史,着眼大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如火盛夏,我们在佳鹤铁路15.18公里的鹤立段施工现场,见到了脸颊黝黑的汤原县鹤立镇镇长白玉石。“高铁停靠站终于建在了家门口,而且是在鹤立老站的基础上修建的,它与镇内其它红色旅游景点连接到一起,有利于我们鹤立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虽然征地多了些,差不多15公顷,补偿标准也低了些,可道理讲通了,意义说透了,农民会通情达理的。”正是靠这种温情细致的思想工作,鹤立段征拆进度在全线领先。

“开窗放入大江来”

让铁路把全域带进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风拂佳木斯,潮涌大三江。

不错过任何一次机遇,唯有进取才能把握。

不回避任何一道难题,唯有实干才能破解。

让佳木斯“离世界更近、与未来牵手”。日子再紧,财政再难,也绝不言弃“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集聚全市之力,扬长补短,扬长克短,与强者比,向高处攀,往远处奔。

打通堵点,增强功能,激发活力,建设立体大通道。围绕着哈佳铁路、牡佳客专、佳鹤快铁、同江中俄铁路大桥等“铁”字号项目建设带来的城市发展契机,佳木斯市克服资金困难、财政压力,登高望远,精心策划,远谋近施,统筹安排,把正常情况下需要若干年后才能干的事情,搭铁路穿城而过的顺风车,投资十几亿,大手笔地推进了涉铁市政道桥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群建设,提升了城市的载体服务功能,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感。结合新建哈佳铁路,启动了佳木斯火车站及周边地上地下综合改造工程,实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被铁路业界权威人士誉为国内“最成功的铁路市政一体化改造工程”,成为同类型城市涉铁改造的样板。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胜利东路跨铁立交桥、通江街公铁立交桥、通园巷公铁立交桥、学府街公铁立交桥等多条跨铁城市道桥,打通了“断头路”,构建了城市南北道路通畅的主骨架。在牡佳客专建设中,结合铁路建设,依据前期调查,倾听专家意见,建设了宏伟街、科技大道、铃铛麦街等三座市政道路跨铁立交桥,前瞻性消除了未来城市东拓因“不预”而出现的南北交通障碍。目前,正借佳鹤铁路改造之机,提前建设原本没有规划路由的望江路下穿铁路框构桥涵,以便今后分流城市交通,减轻通行压力。通过这些举措,使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陡然提前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城市载体功能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棋子活起来,众力赢满盘。

桦南县乘“铁”修路架桥美城利民。县里投资4074.81万元、中铁哈尔滨局投资2184.12万元,按“平改立”政策和机制,建设了城南跨铁立交桥,封闭原图佳线K501+248、K502+286两处平交道口,既排除了安全隐患又方便了群众出行;2020年,投资8000万元修建了高铁站前迎宾路、迎宾广场,与城南跨铁立交桥相连接,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因在此新建的城南出口环岛上的“心”型雕塑,彰显了全县上下团结奋进、勇毅笃行的寓意。

桦川县似乎是全国“最憋屈的”有铁路县,多条新建和既有铁路穿过县境,总里程还很长,每有铁路建设,征拆任务和财政负担都很重。但全县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运营的铁路车站,成为铁路网上的“盲区”和“死角”,也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年以来,佳木斯市下决心解决铁路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立志让新时代铁路利好惠及每一个县级行政区。县委县政府也顺从民意,积极配合市里研究论证铁路向域内纵深发展问题,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在县城附近设站通车的多年夙愿。

汤原借“机”生“蛋”,缘铁兴旅。紧紧抓住既有铁路升级改造的机遇,将佳鹤铁路4处道口“平改立”,纳入佳鹤铁路改造工程。与此同时,全力推进既有绥佳铁路“平改立”项目,对17处公铁平交道口,经与中铁哈尔滨局主管部门、吉林铁路设计院共同勘查论证设计,已启动6处重点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结缘铁路大通道建设,该县还依路整合资源,布棋落子,建成了百里旅游精品线路带。

同江依托完善的航运体系、同三公路北端起点的区位和中俄跨江铁路大桥的通道优势,谋篇布局。进一步完善优化铁路口岸功能,迎接“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现有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规划建设桥头经济区。2021年上半年,先后与34家有实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实际利用内资和外资均有大幅增长。

抚远不远。虽然与佳木斯市区有900里距离,但依托现有公、铁、水和民航四路优势,他们还在挖潜力,强功能,重配套,从未停止砥砺前行的步伐。到目前,已有数十家外来客商,投资数十亿元,挺进冷链物流园区、木材加工园区、跨境农业仓储加工物流园区等“抚”字号园区,建厂兴业。其中,以华为技术产业有限公司云计算产业为核心的抚远智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被省里列入“百大项目”督促推进。现已投资1.8亿元,完成了数据中心综合楼主体建设,预计年底前竣工进入试运营。从此,抚远腾飞又多了一只“智慧金翅膀”!

………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在本篇通讯即将收笔之际,又一条足以令三江父老乡亲再次振奋的消息传来:作为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的后方铁路通道--既有佳木斯至同江铁路电气化改造有望在明年6月份正式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