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英 徐悦
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同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其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雕琢,进而将大学生引导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更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资源的建设,向大学生传递好“四史教育”的内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链接大学生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红色引擎,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引领力,真正发挥好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让思政课有味更有为。
擦亮底色,挖掘理论研究深度,加强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研究深度一定程度上昭示着课堂教学能够触及学生心灵的水平,对理论研究深度的把握也是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必须立身社会现象和科学真理的最前沿,并以此为线索和认知的切入点,深度挖掘蕴藏在其中的内涵和外延,可以通过学术研究的品位和知识传授的含金量两方面得以体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术研究能为价值体系的传输提供学理支撑,因此学术研究品位的提升也更容易从理性层面将复杂的问题讲述的更通透,通过学生的主动认同来达成从理论知识到理想信念的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练就快速透视力和科学反应力,缜密且有理有据,根植底蕴深厚的文化活动,深耕现实的社会实践,在反复锤炼中锻造学术研究的品位,进而更好地调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性思维,以精深的理论积淀来驱动思政课知识传授的含金量,从而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具说服力。
砥砺成色,活化教学方法效度,增强吸引力。要活化教学方法的效度,科学配比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来凝聚政治引领,增强学生们的历史认同、现实认同和情感认同。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相承接和过渡的桥梁,是学理论、信理论到用理论进程中的隐性媒介,是课程素材向教学改革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变革的切入点,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要让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成长更具引领力,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指向具体教育对象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搭载信息化快车,利用交互式全媒体数字系统,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信息互递互通渠道,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供给参考数据,增进课堂的直观性和活泼性,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在学习动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将思政课打造成内能直抵学生内心,外能衔接社会的金课,增进吸引力,促进学生从“做客”到“做东”角色的转变。
讲出特色,提升话语体系高度,强化浸润力。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提供坚实支撑,让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成长更具引领力,就是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内容,同时也要打造具有穿透力、感染力的语言方式,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话语无为论、苍白感以及媒体技术的兴盛对话语体系纵深发展的消极影响。当下可以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为着眼点,借力全媒体背景下主旋律浪潮的蓬勃态势,释放大学生中的红色生产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环境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回应时代的要求,用语言的魅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浸润大学生内心世界的精神力量,不仅做到声入人心,引起受教育者主观层面新皮层的反应,更要深入人心,带动主体情感哺乳脑的发育。要扎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深入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话语体系的故事力、共情力、设计感和意义感,保持话语体系适度张力,在引起学生价值共鸣的基础上深化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引领力。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目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JB142125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SY20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