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好的玉米装袋。 焦勇摄
大型农机具在田间穿梭。焦勇摄
收割机将玉米脱粒装车。焦勇摄
颗粒归仓收储忙。焦勇摄
□纪世强 时铃钦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大泳 刘亿服
秋收时节,站在同江市三村镇华星村的玉米地旁,放眼望去,往年在地里忙碌的农民现在寥寥无几,只有几台大型收割机在有节奏的轰鸣声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不一会儿的功夫,玉米地里只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
“两台联合收割机收粮、几台拖拉机运粮,几百亩玉米地不到10个人就能收完,村民们都把土地托管,当起‘甩手掌柜’了,打出的粮食不愁卖,受灾还有‘保险+期货’兜底,现在农民种地真是‘躺着赚钱’。”华星村书记周洪斌向记者说起了同江农民近年来的变化。
合作社聚集致富合力
“以前种5垧地,碰到好年景纯收入3万元左右,这在村里算种粮大户。但是,春天买农资、夏天田间管理、秋天忙收获。还得联系农机,卖粮价格还不稳定,一家人从年头忙到年尾,既辛苦挣得又少,自从村里有了合作社之后就不一样了。”华星村万田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张万怀说,种了一辈子地,但真正赚钱还是从2014年村里有了合作社开始。
张万怀今年72岁,对种地有着独到的见解:“以前种地时,家家户户都是自己买农资,卖粮因为体量小只能卖给粮贩子,加入合作社就大不相同了。就像今年,我们共种了10035亩地,农药化肥厂商都上门为我们服务,价格也比个人采购低不少,玉米和富锦象屿集团签了订单,水稻和佳木斯莲江口金华米业签了订单,收购价每公斤都高于市场1分钱,大豆价格好我们就走市场,反正加入合作社后粮食价格是有了保障。”张万怀介绍,合作社为象屿集团种植指定品种,为了让合作社放心卖粮,象屿集团在结款时以送粮时的价格为基准,根据市场价格波动,结款价只高不低。
“2020年我们送粮时候的价格是每斤8毛4分钱,但结账时玉米价格涨到了每斤9毛1分钱,那就按9毛1分钱结算。反之,如果结账时玉米价格低于8毛4分钱了,还以8毛4分钱结算,仅此一项我们去年就多卖了三四万块钱。”张万怀说。
据同江市农业农村局生产部唐桂民介绍,象屿集团这种大企业不与散户合作,只与合作社对接,合作者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种地统一管理、施肥、销售,既保证了品质还保障了价格,同江近年来的玉米基本都被富锦象屿集团和同江万里利达两家收储企业收购。
截至目前,同江市水稻已收面积44.89万亩,占应收面积99.16%,玉米已收面积84.36万亩,占应收面积89.89%,大豆已收面积78.68万亩,占应收面积94.35%。
“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不误
眼下正值秋收收尾时期,往年这时村民都忙着晾晒卖粮,但今年很多村民却在外地打工,甚至从种到收都没回过同江市。
村民樊相忠年初在广州打工时听说现在村里流行“土地托管”,打电话咨询了一下村书记,当即拍板把他们家45亩土地全部托管给合作社经营。“我们帮他种地,他在外面打工,里外里赚了双份钱。”三村镇新富村富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建辉说。
据了解,今年是土地托管服务在同江市首次尝试。托管服务的土地经营权没有改变,生产出的粮食归农户所有,粮食涨价和溢价的收益也归农户所有,合作社作为服务主体,为农民从耕、种、管、收、储、销等进行全程服务。通过土地托管可以更好地实现连片种植,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应用,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为农业增产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村民梁景明在新富村一共有40多亩地,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后,梁景明在市里找了一份工作,媳妇在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来俩人仅工资收入就达到了5.2万元,加上土地托管2万元左右的收入,两口子今年搬进了新楼房。
“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后再回来干活是有工资的。”何建辉介绍,社员打零工的工资根据不同时节和工种,价格也各不相同。“农闲的时候每天工资在150至200元,农忙时每天工资在300至400元,农机手的工资更高,现在开收割机每天是500元,开春推插秧机每天800元。”
“保险+期货”让农民旱涝保收
今年7月以来,黑龙江上游出现大范围降雨,同江地处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口,双江交汇导致水位上涨,出现农田被淹的情况,但“保险+期货”的新模式保障了同江农户的种植收益。
据了解,“保险+期货”的模式是以保险公司作为媒介,农民或农业企业以购买保险公司农产品价格保险产品稳住收益;保险公司再购买证券公司或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期权产品,转移赔付风险,实现了“再保险”;证券及期货公司通过场内期货市场实现对冲,分散了价格风险。
今年以来,在佳木斯市金融局和同江市政府的共同推动和大商所的大力支持下,由浙商期货牵头,东证期货、中信期货、国投安信期货、渤海期货参与,大连人保与黑龙江人保共保的黑龙江同江市玉米收入险县域覆盖项目顺利完成出单。该项目覆盖同江市玉米种植面积27.97万亩,对应现货12.47万吨,累计为313户种植户(其中包含3个合作社)提供2.69亿元的风险保障。
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是关键。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没有。近年来,同江市委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带动,将越来越多的人才、项目落地村屯。希望的田野正汇聚起更强大的能量,为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大美同江努力奋斗,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