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烧”到“不舍得烧”

木兰 秸秆打包离田进工厂“一条龙”

□王雪菲 黑龙江日报 全媒体记者 韩波

秋收落幕,木兰县柳河镇永利村开阔的田野上,一台台秸秆打包机不停地奔跑着,一片片秸秆通过打包机后端的收集装置,进入机箱内,经过压缩,一个个巨型压缩“蛋”从打包机后部滚出,散布在大地上,勾勒出秋收后秸秆离田的别样风景。

“我们的秸秆可不用愁了,以往是‘不敢烧’,现在是‘不舍得烧’。”永利村书记杨士有一边指挥着秸秆打包作业队,一边对记者说,秸秆打包离田进工厂一气呵成,再有一两天,全村2.2万亩地的秸秆离田工作全部完成。

“有意思,隔一段就撂下一个‘蛋’,地里马上就干净了!”柳河镇永利村农民柳成民悠闲地站在自家田地边,高兴地看着秸秆打包机在田地里忙个不停,不到20分钟,他家10亩地的玉米秆就变成一个个“秸秆蛋”。

柳成民说,秋收后的秸秆曾是他最头疼的事,现在好了,农民只管收地里的粮食,不用操心满地的秸秆,村里组织的机械打包队全管了。从打包到离田,不用农民花一分钱。

杨士有告诉记者,秸秆在地里直接焚烧,不仅污染大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现在农户自家烧柴用不了,饲养生畜少也吃不了,关键是秸秆离田,每亩地平均费用在15元,所以,对农民来说,秸秆的处理始终是难题。“现在,村里组织了打包队,秸秆不再困扰农户,而且机械打包更彻底干净,农民有了满满获得感。”杨士有说。

打包离田的秸秆去了哪儿?“打包后的秸秆由工作队运送到木兰县龙能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杜绝了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也提前为明年春耕生产腾出净地。”柳河镇镇长李长海告诉记者,为了抢在落雪前将所有的秸秆离田,柳河镇成立了4支秸秆打包工作队,有打包机25台,全天24小时作业,17天左右的时间,全镇9.3万亩农田秸秆将全部打包完成。

记者在木兰县龙能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看到,前来运送秸秆的车辆来往不断。生产副总韩佳磊介绍说,龙能资源再生利用项目是省百大项目,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厌氧干发酵生活垃圾/秸秆多联供技术”,打造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目前,企业年处理秸秆28万吨,可以“消化”木兰全域秸秆,以及2万吨畜禽粪便。每年生产生物天然气720万m^3,发电9311万度,供热70万㎡、供气10万蒸吨,服务于企业和千家万户。

记者了解到,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木兰县下足了功夫,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木兰县委书记牟宏峰说,解决秸秆露天焚烧污染问题光是“堵”不让烧,并非长远之计,“疏”才是最好的办法。近年来,木兰县采取以用促离、以离保禁措施,不断拓展秸秆利用渠道,搭建起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秸秆逐渐从垃圾变成了资源,提高了附加值。秸秆打包离田进工厂“一条龙”,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据介绍,目前,木兰县为保障秸秆离田工作的有序推进,组织了20支专业服务队,动员了300台(套)农机具投入到秸秆离田工作中,预计作业面积将达到18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