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黑土地 守护龙江“心”

记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霍营

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7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团队成为我省医疗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使命。我省受寒冷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高发。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扎根黑土地,始终将守护龙江人民健康作为使命担当。

为民攻关

长期聚焦冠心病领域研究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建立于1954年,从于维汉院士到关振中教授,再到如今的心内科学科带头人于波教授,一代代“心内人”前仆后继、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医院床位最多、人员最多、面积最大的心血管内科,是国家心血管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学科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专科排名中连续7年排名前十。

在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始终秉承着为民攻关、为民坚守的光荣传统,长期聚焦冠心病领域研究,在攻克现代冠心病诊疗三大世界性难题(精准诊疗、高危斑块预警及再发事件预测)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原创成果:首次实现了冠心病急性事件基于病因的精准诊疗,突破了冠心病急性事件病因在体诊断的瓶颈,开创了基于病因冠心病精准治疗的先河,降低1/4支架植入率,转变了冠心病传统治疗模式;构建了高危斑块破裂或侵蚀的预警体系,推动了冠心病定向精准防控,为降低急性事件发生率指明了方向;揭示了冠脉支架植入后再发事件的主要原因,为预防支架植入后致死性再发事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在研究成果基础上,团队结合中国冠心病诊治现状,创立了冠心病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并推广至全国,显著降低了冠心病急性事件支架植入率及院内死亡率,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原创冠脉腔内影像设备,原创、高速、光声双模同步,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我国冠心病介入诊疗走向精准优化。

重视人才

为科研创新蓄积“源头活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牵头人或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重点专项研究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41项;累计发表SCI文章178篇,其中IF大于20的SCI文章5篇……

近五年,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在科研领域大放光彩,硕果累累,而这背后,离不开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回首67载发展历程,心血管团队由创科时的20余名医护人员发展到迄今400人的医护团队,团队建设一直是科室发展的重中之重。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青年人才之于科研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学科带头人,于波教授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批优秀青年人才:博士生140名,硕士生493名,国家优青1人、青年长江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1人和省杰青及龙江学者10人。如今,中青年学术骨干已承担的科研课题占总项目数的84%,团队多名成员曾获模范教师称号,积极开展临床和科研的教学工作,为祖国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谈及医者初心时,于波教授曾这样说过:“我有一个大目标,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如今他做到了,并仍在坚持。

仁心仁术

守护龙江百姓生命健康

由于受地理、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我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位于全国前列。数十年间,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一直默默地扎根黑土地,用仁心仁术守护着龙江百姓的生命健康。

在于波教授带领下,团队历时14年,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机制及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建立了ACS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并推广至全国;作为长江以北唯一一家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成功完成八省市近800家医院胸痛中心的培训工作;牵头组建胸痛、心衰、房颤、超声中心联盟等专病联盟,切实提高基层医生规范化诊疗水平,使龙江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化诊疗服务;成立国内首个省级基层心血管联盟,63家医院参与,覆盖13个地市;积极承担政府多项公益任务和社会公益项目,主动组织开展义诊、健康扶贫和对口支援等工作;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万余人次,免费救治4百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援疆援藏、支援救灾抗疫工作。

作为我省心血管专科龙头单位,每逢世界心脏日、中国房颤日、高血压日等节点,心血管团队都会积极开展爱心大型义诊活动和科普宣教讲座,大力推广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高百姓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从源头降低发病率。此外,团队每年举行至少一次大型学术会议,举办了16届的冰城心血管病会议,目前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学术盛会,为区域整体心血管学术的规范、合作、提高与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