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矿山看双鸭山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宗华

不再是漆黑的坑道、一身煤灰的矿工,而是现代化的厂房,高度智能化的操作平台。这是记者日前在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煤双矿”)东荣一矿采访时看到的场景。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不仅让企业环境大大改变,效益也节节攀升。

采煤实现“人坐室内,动动鼠标”

在龙煤双矿东荣一矿副450综采一队自动化工作面,笔直的运输皮带巷道伸向工作面。在皮带支架上,每隔十几米就有一部通讯对讲设备,穿越工作面,一直到工作面副370上巷。采煤工人坐在自动化控制室内,通过对讲系统和工作面监控系统,就能对工作面设备输入运行指令,让设备运行或者停止,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东荣一矿通风副总工程师王春生对记者说,以往的综采队,每个小班需要作业员工18~20名,各种生产设备需要专人看护,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有人完成。现在自动化工作面生产班,只需四五个人就能完成全部生产工序,单产水平从过去的月产7.5万吨,提高到现在的13.5万吨。真正实现了“人坐在室内,动动鼠标、按钮就能完成大部分生产任务”的方式。

东荣一矿机电副矿长靳红伟介绍说,东荣一矿在东北三省率先引进最先进的综采设备——人工干预智能化工作面,打造标志性的数字化工程,引领生产迈上新台阶。2016年11月,东荣一矿引进“人工干预智能化工作面”项目;2017年8月10日,人工干预智能化开采工作面矿务工程及设备选型、调运等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工作面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2017年11月26日,人工干预智能化工作面所有设备全部安装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同年12月12日,开始正式生产。

目前,运用自动化技术,全队同心合力保生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回采效率从46.87吨/工,提高到96.34吨/工,效率提高了95%;回采率从原来的92%,提高到97%,提高了5个百分点。产量上来了,员工收入也增加了。

“四化”改造赋能矿井装备升级

今年8月,龙煤双矿双阳矿研发的“极薄煤层综采工艺”技术试验获得成功,这项技术创造多个全国“第一”,填补全国极薄煤层综采生产的空白,是龙煤双矿推进企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成果之一。

项目攻关组副组长王社新告诉记者,所谓极薄煤层,是指厚度在0.8米以下的煤层,开采难度极大。在不足一米的巷道里,过去矿工几乎是跪着或爬着来回穿行。“极薄煤层综采工艺”可以增加空间,降低风险。虽然转载机、刮板机、超前支架不需要研发,但综采支架、采煤机,放眼全国,却无现成的厂家可选。在这种情况下,龙煤双矿公司领导达成共识,“极薄煤层用综采工艺研发再难也要走,要相信科技,坚定信心,创造奇迹。”

公司挑选各方面顶尖技术人才组建项目攻关组,确定了独自技术攻关综采支架、以生产厂家为主攻克采煤机的目标。几年下来,研发的极薄煤层综采化设备组合经受住了考验,成功通过了工业试验。极薄煤层实现综采,不仅在双矿公司,在龙煤集团乃至全国都是首例。

据介绍,龙煤双矿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使得企业矿井、装备得到升级。企业的三个矿井产能由每年405万吨提高到790万吨。

数字矿井重奖技术人才

矿井智能化,对工人的要求也提高了。现在的东荣一矿综采一队是从各单位132名报名者中,通过层层选拔,选出45名优秀人才重新组建而成。这些人员在以前的工作岗位,都有操作经验。可是,面对自动化设备,人、机交换界面,大家都有点发懵。矿里研究决定,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全队员工进行专业业务培训,根据设备特点、性质,学习说明书、操作步骤等方面知识,学会的员工就在现场做示范,不会的继续学习。不到两个小班,员工们都熟练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龙煤双矿提出“精兵强企”之路,打造王牌队伍、金牌班组、星级员工。2020年1至9月份,8个重点采煤队完成产量705.67万吨,占总产量的85.5%;36个快速掘进队完成进尺3.6万米、占总进尺的42%,成为企业发展的“压舱石”和主要核心竞争力。在公司2020年7月召开的安全高效矿井暨重点队组建设工作表彰会上,42个采掘重点队组获得了366万元重奖。

周脉来是龙煤双矿的副总工程师,他个人获得过中国煤炭学会评选的“全国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企业这几年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实在在的,力度也是空前的。”他说,公司非常注重弘扬“工匠精神”,开展了“双矿工匠”命名、“金牌班长”评选、职工技术比武等活动,对首席工匠、大师工匠、新秀工匠分别给予每年6万元、3.6万元、1.2万元津贴。

目前,龙煤双矿公司成立了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三结合”的研究工作室,还成立“电气创新工作室”“冲击地压研究基地”。对技术人才和科技项目实施重奖,2019年奖励237万元。2015年以来,公司累计科技投入1.8893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