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育种二十载 黑土地上寒稻香

记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

团队专家在实验室进行DNA制备检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静

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这个只有10人的团队,痴迷育种二十载,硕果累累。

育成水稻品种44个,累计推广面积2.1亿亩,增收稻谷105亿公斤,增创社会经济效益294亿元,成果直接转化效益1.5亿元以上。

首次提出并创建了具有独特性的“寒地早粳稻早期繁茂多抗新株型”育种理论,突破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理论的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寒地早粳稻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创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粳稻品种龙粳31,解决了制约我省水稻生产十余年的“卡脖子”问题,改变了国外品种主导寒地早粳稻区水稻生产的品种格局。2020年以龙粳31为主体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被评选为国家“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国际领先。

育成的龙粳14,是我省第一个早熟超级稻品种,填补了我省早熟超级稻品种的空白,是我国第一个突破500万亩的超级稻品种。

以创新为核心突破“卡脖子”难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外国品种在我省水稻主产区占据主导地位。

2000年,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成立,团队的宗旨就是要推动龙江稻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我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保驾护航。

成立之初,他们针对我国寒地早粳稻品种“卡脖子”的关键堵点——生育期短、难创高产、稻瘟病和低温冷害频发难以稳产等问题,开展育种、栽培、植保多学科协作,利用“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佳木斯分中心”“农业部寒地粳稻冷害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逐渐验证、矫正科研路线与技术方法,逐渐完善形成适合寒地早粳稻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突破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理论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寒地早粳稻早期繁茂多抗新株型”育种理论;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新技术体系;突破创新了关键优异种质龙花961513等,解决了优异种质资源匮乏这个“卡脖子”难题。截至目前,龙粳31仅在我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04亿亩,近15年全国第一。

21年里,生物技术育种团队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1项。在“双态双层”花药培养、“三增一减”产量选择、“二圃合一”鉴定等,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新技术体系,标志着寒地早粳稻育种进入了新时代。

以“头雁”为核心带领“雁阵”行稳致远

团队组建时只有7人,团队带头人潘国君当时只有39岁,其他主要成员均在30岁左右,没有拔尖领军人才。

为了提高学术水平,潘国君两赴日本研修,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增强知识储备,提高创新能力,他在44岁时攻读了博士学位。他不辞辛苦、勤奋务实,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试验田里、实验室里都有他专注研究的身影。如今潘国君已成为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副组长,省级水稻育种学科梯队带头人,在全国水稻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团队研究员刘传雪是一个痴迷于与水稻对话的人。“稻子是会说话的,但需要你去找它,如果你不去找它,永远不会和你说话,也就找不到新株型材料,育不成优良品种。”为了创出新株型材料,刘传雪几乎每天都在试验田忙碌,播种、观察、记录、选择……再对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理想的材料,然后再播种、管理、对比试验……

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生物技术育种团队才在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上取得各种突破。

以机制为核心 调动老中青协同作战

人才是创新的源动力,团队通过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持续提升团队成员的素质。他们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要求年轻人员深入一线,丰富实践经验;鼓励他们请题立项,担当重任;积极选派团队成员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和培训学习,开阔视野;支持成员通过研究生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学术水平。

为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他们建立了严密的激励机制,形成独特的团队运营管理模式:一是建立育种圃世代跟踪管理办法,F2代、预备试验、产量鉴定等统一选种,其他世代均由场圃负责人管理,分组协作选种;二是制定成果分享办法,谁的育种圃出成果谁就署名在前;三是建立绩效奖励办法,对成果转化收益按实际贡献大小分配;四是鼓励和支持成员攻读学位,读学位期间待遇不变。这种集中统一又分工协作、团队内又公平竞争的运行管理模式,彻底解决了团队内部论资排辈、成果排名和分配不公以及职称晋升产生矛盾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年轻成员的积极性。

20多年来,经过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独特的团队运营管理模式的实践,生物技术育种团队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明确的育种目标,创造了重大创新成果,且在同行中具备人才、管理机制两大优势,具备学科特色的优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