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柿子冻梨。
□陈杰
打记事起,就喜欢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吃冰冻食品。而且不但是我,我的家乡牧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一爱好,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我想这大概和黑龙江的寒冷气候有关。在东北漫长的冬天里,屋外就仿佛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聪明的乡亲们有效地利用了大自然的馈赠,因地制宜,把食品用冰冻的方式储藏起来。既起到了保鲜的作用,也增加了食品特殊的味道,而且制作冰冻食品极为便利,几乎是举手之劳的事。
小时候,最普及的冰冻美食,应该算作冻梨了。每当冬天来临,牧场的小卖店装满冻梨的花筐都会堆得像小山一样,买冻梨的乡亲常常挤成一团。条件好的家庭成筐地往家搬,生活困难的家庭也会买个十斤八斤的。乡亲们把冻梨买到家后,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一样,大人孩子都满脸的喜气。当然,在那个困难的年代,绝大多数的家庭平常日子里是舍不得吃冻梨的,要好好放在仓房里冷冻保存,等到了春节那几天,才拿出来,大人孩子尽情地吃个够。特别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的桌子上,都会摆上冻梨,我感觉这盆冻梨,是那时春节最亮丽的风景。吃冻梨先要用凉水“缓”,方法很简单,把冻梨放在盆子里,舀一瓢凉水倒进去,不一会儿,冻梨里的表面就会缓出一层晶莹的冰,敲掉冰壳,坚硬如铁的冻梨已变软了,咬一口沁凉绵软,浑身爽快。也有很多半大小子,感觉吃缓好的冻梨不够劲,干脆直接啃冻得梆梆硬的冻梨。很费力,需要有点毅力和韧劲,常常把嘴唇冰得发木,但是很过瘾。我相信许多在北大荒长大的孩子,都会留下啃冻梨的美好记忆的。
记忆中,最好吃的冻梨,是那种个头大皮薄的,一个有三四两,甚至半斤多,又甜又细腻,口感极好。只是那时孩子多的家庭居多,狼多肉少,买个头大的冻梨不够分,因此多数人家都喜欢买一种花盖梨,鸡蛋大小,甜中含酸,缓好后,咬一口满口生津,只是梨皮厚了点。最不受欢迎的是一种叫楸子的冻梨,这种冻梨渣子多,吃了后容易大便干燥,很遭罪,碰到独此一种的年份,也不得不买,吃的时候就要小心了,绝不能贪多。
吃冻梨的时候,人们经常会选择带梨把的,碰到没有梨把的冻梨,人们总会仔细观察一番,才敢下口。据说冻梨的产地在大山里,山里的黑熊也喜欢吃梨,而且是囫囵个吃囫囵个拉,只是经过熊肚子里的一番旅行,梨把会被消磨掉的。因此,没有把的冻梨弄不好会是黑熊的粪便。不知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反正人们都在人云亦云地跟着说。
如今,乡下过年吃冻梨的习俗已经不那么盛行了,原因当然是现在生活好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应有尽有,冻梨已经难登大雅之堂了。倒是城里的饭桌上时常会在酒后,为客人上一盘切成块的冻梨,放几只牙签扎着吃,一来解酒,二来也是为了一种念想。很受欢迎。只是我感觉这样的吃法太过斯文,缺少北方人的粗犷和豪放。
我当年最喜欢的冰冻食品还有黏豆包,在我的心里,这是最美的乡村美食,我曾专门写过这种美食。当年的黏豆包是用现在已经很难见到的一种叫糜子的农作物制作的,酸甜可口,与今天用黏玉米做的豆包相比,有一种独特的味道。经过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严寒的冷冻,黏豆包硬得像块石头,开始时咬一口,只能留下一道白牙印,牙缝里都在冒凉气,但啃着啃着,味道会越来越浓。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很怀念。只是年龄大了,胃也变得娇贵了,即使有冻豆包摆在那里,也不敢问津了。啃冻豆包的经历,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了。
在乡下时,经常吃到的冰冻食品很多,冻柿子、冻胡萝卜、冻馒头、冻饺子等等。乡亲们还发明了吃冻白菜的方法,很是神奇。每年入冬前,家家户户都要购买大量的秋白菜,挑选出好的用来腌酸菜或放到菜窖里储藏起来,剩下一些没有菜心的小棵菜,乡亲们称之为“扒拉棵”,对这些菜的处理,很令人头痛,扔掉了可惜,吃吧又不好吃,通常都用来喂猪。乡亲们把这些菜堆在一起冻上,冬天时拿出来,把菜切成小块,放在开水锅里焯一会儿,捞出来攥尽菜里的水分,再炸一盘鸡蛋酱,一道独具特色的蘸酱菜就出来了。现在,黑龙江一些乡村风味的饭店里,还能看到这道菜,很受青睐。我觉得这是废物利用的典范。
我小的时候,还吃过一次冰冻苹果,很好吃,味道独特。本来苹果在当时是很金贵的水果,通常人们是舍不得冻着吃的,但那年家里把苹果放得时间久了,眼看就要烂了,没办法就拿到外面冻了起来,没想到竟成了一道美食。
当代人谈到寒冷,总有一种畏惧感。其实,寒冷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特别是当冰箱还没有出现的年代,寒冷为人们储藏食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北大荒农村,盛行杀年猪的习惯。如何保存一二百斤的猪肉,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并不容易,正是寒冷帮了忙。乡亲们把猪肉分割成小块,浇上水冻上后,埋在冰块里,一个冬天就保证有新鲜猪肉吃了。
长大后经常走南闯北,我发现在东北农村,几乎都有吃冰冻食品的习惯。2000年初,我到黑龙江边陲小城孙吴县看望在这里挂职的同学。那天,我们在参观了侵华日军军事遗址胜山要塞后,来到山下一户满族人家就餐。席间,热情的主人为我们端上了满族的名菜“八大碗”,吃起来味道好极了。我早就知道东北民间这道名菜,只是还从来没品尝过,听说做这道菜很麻烦,没想到主人这样快就做出来了。一问才知道,这是主人事先做好的,放在院子冰冻起来,有客人来,加热一下就成了,非常方便。而且,冰冻后还保持原滋原味。感叹天然的大冰箱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