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核酸检测、密接人员转运、解答管控政策、处理健康码变码、统计信息上报、封闭单元管理……社区每一项工作都是“加急件”

当电话不通时 他们正全速“奔跑”

□文/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莉 摄/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荆天旭

铃铃铃……

“你好,我的健康码变黄码了,怎么办啊?”

“我接到通知让在家等着入户做核酸检测,啥时候来啊?”

7日10时,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新香坊街道会展社区办公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催促着社区党支部书记裴培和她手下的几员“女将”一路小跑忙碌着。

社区,这个疫情期间被居民“炒”成热词的地方,其电话自然也跃升为了“热线”。“光健康码变黄码一个问题,一天要重复解答多少遍,我自己都记不清。”工作练就裴培的语速很快,说着,她手里的手机又响起来,接起、转身又去往现场处理,而办公桌上的早餐她还没顾上吃一口。

“这不,昨晚给她铺好的床,今早一看原封没动,又是一宿没睡。”刚腾出点时间的社区干事杨洋,一边将裴培的床铺收起来一边心疼地说道。

全员核酸检测、密接人员转运、接打电话解答管控政策、处理健康码变码、统计信息上报、协助医务人员上门核酸采集、封闭单元管理……疫情期间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加急件”。社区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每天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已是奢望,一日三餐更是变成“早饭吃不上放凉、午饭延成晚饭、晚饭不确定什么时候吃”。

会展社区有8名工作人员,负责会展城上城和汇智五洲城2个小区50余栋楼、1.1万名居民。此轮疫情中,有两名工作人员被居家隔离,剩余的6人中有4人直接选择住在了社区办公室。几张简易折叠床支在中间,上面仅有薄薄的毯子,床旁立着夜晚用于取暖的热风器,这就是他们的“寝室”。“有一天早上5点,我发现裴培还在电脑前,应该又是一夜没睡,跟她说句话的工夫,转身再看时她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想叫她起来到床上睡又不忍心叫醒她。”说这话时,杨洋一度哽咽。

11时许,处理完事情的裴培回到社区办公室,抓起一袋面包、一袋奶,便坐到电脑前打印即将转运密接人员的信息。“早晨那会儿忙到没吃上饭,现在感到饿了。”裴培笑着说。

裴培说:“今早王雪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就跟随医护去给红码人员等做上门核酸采集,两个小时了,还没回来。”

人手不够怎么办?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石蕊、干事杨洋就把丈夫发展成为志愿者,协助医护上门核酸采集、为隔离户贴封条、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维持检测现场秩序……两位“特殊”的志愿者在为社区服务中成为了“多面手”。杨洋的丈夫更是参加了每轮疫情的志愿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张鑫说,两位家属志愿者帮了大家很多,很多活都抢着干。“在一次上门核酸采集任务中,我和他们分别协助两组医护人员,采了8个单元,从下午5点一直到夜里12点多,回到社区我们又将信息录入系统,忙完已是凌晨3点多。”张鑫说。

社区工作人员张雨薇刚在楼下接待完居民答疑,又领上楼两名刚刚来报到的志愿者。赵雯和吴楠是夫妻,他们在会展城上城四期的房子还没有办入住,但昨天去街道办得知社区缺人手,二人便找到会展社区做志愿服务。张雨薇交待给他们做上门核酸采集的信息录入工作,当天有31个封闭单元的核酸采集信息将要录入。“几次疫情下来,我们发现社区的工作人员实在是辛苦,想着能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他们分担分担。”赵雯说。

社区工作人员处理工作日常都是“跑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