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分析

省老促会“谋振兴、促发展,百村千里行”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省老促会开展了“谋振兴、促发展,百村千里行”调研活动,深入老区市县乡村、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红色文旅基地等实地考察,研究分析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情况。调研中也欣喜地看到老区各地依托资源,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性问题亟待破解。

农业农村进入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机遇

——农业农村基本条件生发蝶变,老区振兴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老区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全省老区659个贫困村、38.9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二是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前所未有。农村饮水、交通、电力、信息等全面进步,电网、电信、宽带覆盖所有村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基本保障。三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随着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加大,农业机械化基本普及,科技化、水利化逐年提高,现代农业已具雏形。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育渐入佳境,老区振兴发展的经营机制更加优化。适应现代农业需要,老区各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活力大增。多数村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流转托管等形式实现了规模经营,有效提高了机械化、良种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区域性主导产业规模越发壮大,老区振兴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各地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吸纳了中粮、象屿、恒大、益海嘉里等诸多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全省米、稻、豆、肉、蔬以及中药材、食用菌、汉麻、渔业等产业发展呈现出精深开发区域推进态势,为老区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农村多种功能不断彰显,老区振兴发展的渠道更为拓宽。随着信息网络、数字技术、物流体系等支撑手段日益进步,乡村生态、居住、文化等功能不断发掘。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养老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此生彼长,观光园区、康养基地、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载体不断涌现,乡村振兴呈多元化、融合化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组织趋于成熟,老区振兴发展的经验更为丰富。一是组织架构基本成熟。多年乡村治理形成的党支部、村委会、村办公司(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特别是派驻第一书记、村书记村委会主任“一担挑”等措施,提高了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集体经济门路拓宽。各地通过“清化收”、办企业、参股合作社等方式,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债务得到化解,振兴活力大为增强。三是乡风文明得到培育。以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比家风、晒家训、做好人、评星户等活动行之有效,培养了新一代新农民的新风尚。

老区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路子

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子各异。从调研的老区百村情况看,异彩纷呈,发展势头强劲,探索出了以下八种不同特色的振兴发展之路。

(一)依托资源,走产业振兴之路。老区乡村围绕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乡村振兴突破口,初步形成了以产业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

(二)打造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一些乡村越来越注重品牌意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商标,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

(三)过腹增值,走畜牧兴村之路。老区很多乡村依托当地优势,走出了过腹增值、牧业兴村的路子。

(四)整合资源,走三产融合之路。随着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不断发展,三产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必然趋势。

(五)股份合作,走创新发展之路。一些老区乡村不断创新,优化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机制,促进了管理科学化和经营规模化。

(六)重视人才,走能人引领之路。调研发现,凡是乡村振兴显著的村,都有能人带动的身影。

(七)整治环境,走宜业宜居之路。调研所到乡村无不面貌一新,更加宜业宜居。

(八)弘扬传统,走红色农旅之路。近年来,我省东北抗联遗址遗迹挖掘、保护和利用成效显著,老区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强劲。

老区振兴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我省老区乡村振兴虽然基础较好、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此次调研看主要问题:一是产业不强与农民持续增收的矛盾。一些老区地处偏远,信息不灵,产业规模小,产品无特色,或虽有特色但没形成品牌效应,农民卖的仍是“原字号”或粗加工产品,这仍是老区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空巢村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矛盾。在这样的村屯继续投入财力搞建设实无必要,这是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三是集体经济薄弱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需求的矛盾。乡村道路修建、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和文化建设等农村社会事业都需要大量投入,而有些村集体经济很脆弱,有的村“清收化”不彻底,承包地确权后溢出的耕地没做处理,通过“资产虚拟”成立的村级经济组织没发挥作用,村集体收入很少,甚至没有收入,部分村债务包袱很重。调研的百村中负债的67个。四是人才匮乏与乡村治理的矛盾。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青壮年农民多数已经离乡,乡村振兴面临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有的村选不出胜任的村干部,村级组织软弱涣散。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在范围、时间、目标和任务上都有很大不同。在范围上,脱贫攻坚仅限于贫困县、贫困乡村和贫困户,乡村振兴则涉及全部县乡村和农户;在时间上,脱贫攻坚是攻坚战,乡村振兴也是持久战,需要更长远的规划设计,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在目标上,脱贫攻坚指标具体,乡村振兴较为宏观,涉及“三农”方方面面,比脱贫攻坚更艰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老区实际,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年3号),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精神,加快老区振兴发展步伐,努力实现老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立足区域化协调发展,着力破解乡村产业不强的瓶颈制约问题。

实践证明,就一乡一村论产业难以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振兴应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来谋划。应将乡村产业振兴纳入城市群、都市圈,与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在市、县、中心镇安排大项目,乡村则负责特色原料基地,负责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经营,形成以企带村、企村联盟的产业格局,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城乡全面融合的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建议选择有担当的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建立股份合作机制,探索试点,将生产基地建成企业第一车间,这样不仅可减轻企业集中采购原料的负担,农民入股后还可到企业就业变身工人,获得加工增值,实现企农双赢。

(二)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尽快破解“空巢村”闲置资源利用问题。

未来留在农村的必将是那些经营能力强大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管理与技术人员。为此,建议在村庄科学规划基础上,尽快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屯撤并,这即是现实需要,也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富裕县近两年有24个村撤并了39个屯,进城安家322户、中心村安置141户,出售复垦耕地指标收入2亿多元,“死资源”变成了活财富。建议尽快把村屯规划和撤并纳入县级党政组织重要日程,研究制定好进城农户承包地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复垦和耕地指标利用问题,走活撤并这盘棋,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尽力破解乡村振兴发展不均衡问题。

乡村振兴不均衡问题突出,原来的贫困村得到国家多年项目资金扶持,富裕程度超过了一些村。为此,建议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对那些处于贫困和非贫困边缘的乡村有个界定并给予应有的关注,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防止差距进一步拉大。特别是那些不是贫困村的老区村,干部群众期盼能得到像扶持贫困村那样的关怀与支持。

(四)建议设立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资金,做好做活村集体经济组织,切实破解乡村融资难和基础设施利用不可持续问题。

一是建议设立乡村振兴财政专项,明确使用政策,体现向老区倾斜,确保乡村振兴建设急需。二是建议改革财政支持企业的投入政策,变无偿为参股(只参股不控股、不分红),建立适时退出、滚动投入机制,让更多企业获得支持,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平。三是建议推广同江市组建村投公司的经验,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厂房、仓库、闲置校舍等不动产,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创办实体发展产业,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村集体“清化收”不彻底的应继续推进,有条件的通过组建村投公司,活化集体资产,为乡村振兴开辟更多财源。

(五)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破解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过于分散的问题。

老区红色资源较多,但过于分散,大多数地处偏远,很多乡村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建议以市县为单位,统筹规划,整合分散的红色资源,修复遗址遗迹,完善标识,并与当地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紧密结合,实现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旅游的统筹发展,擦亮东北抗联精神红色名片,打响龙江食品绿色品牌。

(六)以组织振兴为牵动,有效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匮乏问题。

建议借鉴脱贫攻坚的组织架构,充分利用各级党政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优势,将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化、长期化,对于表现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村支部书记予以提拔重用到公务员队伍。同时研究出台村级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选拔和鼓励那些热爱农村、热爱家乡的有志之士,到村里任职或领办企业,培养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对那些有作为的农村青年,采取定向进修、挂职等培养培训措施,确保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