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意义的范本

□杨藻

成本只有5000万的电影《扬名立万》,上映首周就斩获票房1.4亿,并且连续多日以绝对优势拿下单日票房冠军,累计票房已经冲破8亿,以票房和口碑双高的成绩,成为初冬档电影市场的头号“黑马”。

就像饺子再好看,也得馅儿好吃一样,一部好电影,本儿好词儿好人物立得住才好看。《扬名立万》就是这样一部好片。这是一部让你觉得花钱看能值回票价的那种电影。

首先是本儿好。民国时期,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群电影人受上海滩大亨陆子野的召唤,来到一座大宅,参加剧本讨论会,欲将一起惊动沪上的命案改编成电影,借此扬名立万。参加讨论会的有导演、明星、编剧、好莱坞归来的演员,以及两位神秘来客。随着利欲熏天的头脑风暴,一场野心与良心的较量开始上演!可以说电影开局便是一大段在限定空间内的群像戏,高频的台词对白以及演员们的话剧式表演略显冗长。盯着银幕时,我脑中想起了另一部电影——《十二公民》。这同样是一个在密闭空间里完成的典型的“三一律”故事。应该说这个开头很冒险,因为对处于短视频时代的观众来说,很容易让观众陷在单一的场景中产生疲惫感。导演之所以敢这样安排,一定是基于对剧本的高度自信。在这段群像戏里,我们看到导演并未让群像过于群像而显现不出主体人物,而是利用电影的镜头语言将这几个角色中的最主要人物着重突出。随着镜头的突然闪过,神秘人物之一的齐乐山桌底下双脚被铐住的画面凸显,李编剧作为本片的线索人物被拎了出来,由他发现凶手就在讨论现场,这下故事好看了!

接下来,故事的推进则有赖于一个个“悬疑点”恰到好处的切入。优秀悬疑片的特质之一就是节奏把控到位。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发现后,观众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可这时因为讨论中冒犯了唯一的女性梦蝶而令她愤然离场。在这场小爆发里凶手被独自留在房间里,给人制造了一种轻松的安全感,同时也有一种对故事发展的期待。接着对这所“凶宅”的揭示又引发一个小高潮,令观众代入感十足:惊悚之余,片中人物落魄不堪的身份被陆子野一一爆出:女星是过气的,导演是专拍烂片起家的,好莱坞归来的演员也仅仅是个武替,曾经的默片大腕如今也是卑微到尘埃里……另一位神秘人物也终于显露身份——押送凶手的警察,却也是个连枪都没怎么摸过的文职,所以他哆哆嗦嗦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群原本看似光鲜亮丽的人物,能拍出扬名立万的电影吗?

影片最后,虽然他们发现这命案背后的“水太深了”,但他们逃出宅子后,却依然想把这个事情拍成电影。电影拍出来了,导演用李编剧伸出又收回的手做了一个别具深意的开放式结尾。这大概是电影人最具人文关怀的表达。如此的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对于敏感的现实题材的表现,不要以过度消费他们来达到创作者们“扬名立万”的目的。这不是最好的言说么?

另外,电影中还有很多宝贵的表达:对当时演艺圈存在的诸如“潜规则”“耍大牌”“烂片圈钱”等现象的讽刺,对正义和真相的坚持,帮女性艺人发声……这些已弥足珍贵。正如影片结尾一边放着演职员表,一边用画外音说的:“我们这么拍,观众看得懂吗?……一定能够被留下来。咱们做了应该做的事儿:问心无愧!”这样的自信,观众买账。

其次是台词好。《扬名立万》里的台词干净,几乎没有废话,而且充满隐喻。且不论影片开头那些激烈的言语交锋,在故事的发展中,几乎每个角色都有经典语录:

“权力是暂时的,欢笑是永恒的。”这是编剧和昔日的大明星之间的对话。他们仿佛在戏谑“娱乐之神”,实则在讽喻三老之流位高权重者的不堪。

召集人陆子野发现命案背后水太深可能拍不出这“扬名立万”的电影了便自嘲:“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此时要说观众无感,我不信。

那个貌似光鲜的海归武打演员小达被群嘲不过是个替身,他却说:“我虽然被人打,但我演的都是日本人,不算丢中国人的脸。”令人捧腹!这不活脱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吗?

最精彩的一段当属黑衣人与凶手齐乐山那个关于熄灭火苗与记忆的对话,用一个深刻的隐喻,继续了对真实的追问。看起来弱不禁风的黑衣人不无得意地说:“大火都从一个个小火苗开始的,我,就是那个负责踩灭火苗的人。”故事继续发展,当齐乐山扭转了局面并控制住黑衣人,他反问:“我记得你说过一句话,你是个踩灭火苗的人,对吧?”黑衣人诧异中带着惊恐。齐乐山挥手一枪……多么干脆而又令人醍醐灌顶的台词儿!

最后是人物立得住。电影中每一个演员都演技在线,让这组群像个个出彩的同时,也都演绎出别有深意的另外的“身份”,让每一个人物都立体饱满而真实。陆子野看似利欲熏心,实则理想满怀,看透不说透,对那些外表光鲜的人有着最起码的尊重,这也许就是他的良知;郑导演被称为烂片之王,可他也有自己的艺术理想,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的难言之隐轻易不示人;李编剧仿佛是圣女贞德,一直引领大家奋起抗争;警察海兆丰背后的形象是在致敬周星驰的007;小达被揭出总是遭打的替身窘境后因众人对他武技和勇敢精神的一再质疑而不惜爬上屋顶以证清白;看似水性杨花的梦蝶不是烂大街的花边女明星,她是刚毅善良的花木兰;即便是那个已经盛名不再的默片之王关静年,当导演因为在黑衣人面前说错了话陷入危境之时,他的又一巴掌仿佛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实则是用丰富的表情语言化解危机拯救那个当年被他欺负过的小场记,这才是真正的心灵救赎!还有凶手齐乐山,大半时间里,影片中的恐惧都是由他带来的,但谜底揭晓时,还有比这更有情有义的杀手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出场的黑衣人,他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狠毒的心。也许他根本没有心,只是一个命令的执行机器。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著名的“平庸之恶”,她说:“这种恶,是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恶是平庸的,因为你我常人,都可能堕入其中。……道德将从此沦丧。”

所以说,《扬名立万》不是喜剧,不是闹剧,在主创们玩世不恭的态度下、解构的故事架构中以及诚意满满的努力下,电影的后现代气质一览无余,让影片成为2021年底最值得一看的佳片。在目前影院上座率低、大制作电影不敢上映、资方不敢投大制作、院线等待好片救命的情况下,这样一部集小成本、好口碑为一身的电影,对于后疫情时代的电影拍摄,不啻于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