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前移 社会救助开新局

本报讯(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杜怀宇)绥芬河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将全市的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低保边缘人口认定等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实施,常规审批缩短了10个工作日,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综合效率和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水平,为群众送上了一份诚意满满的“大礼包”。

权限下放,绝不是“一放了之”。按照市民政局的统一部署,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中心进行了业务培训,重点提升乡镇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政策执行水平,帮助乡镇解决承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以确保社会救助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谁受理、谁调查、谁确认、谁负责”,是绥芬河市社会救助权限下放的基本原则。权限实现合理有效分离后,市、乡镇、村(社区)三级权责更加明晰。权限下放前,乡镇虽然较民政部门更了解辖区群众的实际情况,但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只是原有流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如今,乡镇承担起社会救助审核、确认的主体责任,在村(居)民委员会的协助下,能够更好地做好受理、审核、审批等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社会救助权限下放,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改革后,救助经办流程变得更加快捷。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设置了社会救助窗口,实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快捷申请社会救助。同时,救助权限下放后,对救助对象的识别也变得更加精准。各乡镇的村(居)“两委”干部、网格长、楼栋长和单元长,是基层最熟悉群众家庭经济状况的人员。需要救助的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