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进4市成立11家子公司

牧原集团如何布局龙江下得先手棋?

牧原集团小猪保育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朱奕霖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静

“国家有需要,企业谋发展,黑龙江有条件,2016年进驻黑龙江后,先后在齐齐哈尔、绥化、大庆、哈尔滨等4市及所属11县成立7家全资子公司和4家控股子公司,建成饲料厂5个,在这里做充分布局。”牧原集团黑龙江区域融资财务总经理齐志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作为全国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历经30年发展,牧原集团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2021年出栏生猪4026万头。

自然条件引投资

从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上看,黑龙江省是潜力增长区。2016年经过深入调研,牧原集团领导层一致认为,黑龙江区位优势独特、粮食资源丰富,可用饲料原料丰富。而且这里冬季气候冷凉,以寒驱疫,具有相对较好的疫病防控条件,在生猪的安全品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更让牧原人心动的是,黑龙江大面积的连片土地更适宜牧原集团的“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迅速发展。

为了能在黑龙江发展,牧原集团依靠创新优势,研发出了无供热恒温猪舍,实现了零下40℃的极寒环境下不需要锅炉供热,猪舍可保持适宜猪群生长温度。于是2016年,他们在黑龙江迈出了第一步。

周到服务促扎根

“我们选龙江县建设生猪养殖基地。初到龙江县还担心‘水土不服’,但是当地政府很快就打消了我们的顾虑。”齐志说,龙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并抽调招商、农业、畜牧、国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的精兵强将,组建牧原服务专班,建立地企定期例会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对项目的选址、立项、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生产运营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上门跟踪服务,给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专班领导带领乡村干部走村入户,夜以继日,帮助牧原快速完成养殖场土地流转,使养殖场项目顺利落地,让他们用了20天就正式开工,这是他们在别的省没有的待遇。

项目施工前,专班会提前组织电业、交通部门把临时用电、临时道路修建完成,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

齐志回忆说:“那年8月份正赶上施工旺季,我们的建筑材料发生了供应问题,县里主要领导组织人员带领项目团队四处协调建筑材料,解决了我们的‘卡脖子’问题,保证项目能够如期完成,牧原人对此非常感动。”

“逢年过节,专班成员经常来看我们,带来慰问品慰问施工人员,解了我们的乡愁。招商服务人员和企业员工打成一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公司同事因为工作需要调回总部对这里也是依依不舍。”齐志介绍。

在龙江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殖场在11月份顺利建设完毕,要装猪投产时发现水、电、路条件无法满足要求。得知这一情况后,龙江县委县政府整合全县力量,仅用一周时间,就保障了养殖场水、电、路畅通,帮助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运营,创造了5个月高效建成的龙江速度!

优良环境助发展

不止是龙江县,牧原集团在大庆市林甸县投资建厂,也感受到了当地服务专班、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的满满招商诚意。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对项目的选址、立项、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生产运营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上门跟踪服务,给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在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牧原从进入办事大厅到拿到营业执照仅用了5个小时,县里组建的专班组长每天都在现场解决问题。

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牧原集团在黑龙江的快速成长,2021年企业在黑龙江出栏生猪240万头。短短几年间,牧原集团也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通粮食种植—饲料—养猪—屠宰—加工,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随着产业辐射范围的扩大,带动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目前11家子公司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学等12所高校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及大学生就业7080人,其中本土员工6457人,本地化占比91.2%,年均收入7万至15万元,显著带动当地就业和民生改善。”齐志介绍。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说:“牧原集团在黑龙江投资的实践充分证明,‘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在黑龙江不复存在。这里遍地是丰富的资源,处处是锐意求变、创新发展的蓬勃朝气。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未来,必将有更多优秀的企业来到黑龙江大地扎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