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全联通一体化作战守护城市平安

开栏的话

在日前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荣获多项荣誉。其中,一市三区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区荣誉称号,一市一区捧得“长安杯”,3个集体和3名个人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本报今起开辟专栏,对这些获奖集体、个人、市、区的典型经验、典型做法进行深入报道。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云

在牡丹江市公安局11楼,有这样一个部门:这里24小时灯火通明,年节无休;听到最多的是电话铃声,传递最多的是指令——这里就是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荣获了“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也是全省公安系统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

8日,记者走进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探访。宽敞明亮的大厅里警情铃声不断,接警、派警、综合保障等工位上的警员全神贯注,高效而有序地展开工作。一块硕大的警情综合显示屏上,主城区各大交通干道尽收眼底,各类警情动态和数据分析滚动播报,各个勤务点位巡防警组实时呈现。

平安是百姓的期盼,有平安才有民安。在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没有惊心动魄的一线抓捕,没有家长里短的入户走访,没有抽丝剥茧的现场勘验……但在这里,一根根电话线,一段段电波,连接着市民的期盼,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实践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庄严承诺。

去年的一天,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有人持刀抢劫车辆。接警后,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区域公安警务协作机制,向车辆可能逃往的四地公安机关发送协查通报,并提出围捕建议。仅仅4小时后,嫌疑人在逃往外地的路上落网。

这是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平安中国建设启动以来,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牡丹江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打造群众最信赖的“110”服务品牌,使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成为全省公安系统一面闪光的旗帜。

如何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围绕平安中国建设总体要求,不断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机制建设,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接处同步”新型警务指挥模式。即“接警”和“处警”两个环节同时进行,实现了警情受理与处置同步推进。此创新模式极大提高了警情处置效率。

3年来,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累计发布指令破案63起,提供线索200余条,救助群众千余人,实现指挥调度速度和质量“双提升”。

该中心当日值班长金志国介绍,中心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平均每天接收近千个呼入电话。

快到场、快处置,让老百姓第一时间就能见到警察,给他们提供贴心救助。去年11月26日15时58分,指挥中心接报一男子掉到月牙湖冰窟窿的警情。接警后,各位接警员立即反应,密切配合。杨菲通知消防救援,郭彦青第一时间通知了120,杜鑫磊要到出警民警电话便于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并调取视频监控查看情况。16时15分,该男子被成功解救。

据指挥中心副主任赵鑫婕介绍,中心每天受理的警情大致分为:火灾、交通类,刑事、治安案件类,群众报警求助类,社会联动类。这当中,群众报警求助类警情占了很大比重。

平安牡丹江的背后,是无数个坚守奉献的背影。110指挥中心的警员们把工位当战位,365天周而复始,在每一通电话里,守护每一个平安的日日夜夜。只为“警情少些,案件少些,老百姓对公安的满意笑脸多起来”。

平安建设无止境。近年来,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推进技术革新、增量开发、迭代升级,在完善功能贯通、系统融合、综合集成的指挥调度系统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搭建集多项功能模块为一体的合成作战平台,并逐步延伸至市局-县(区)公安局-派出所三级公安机关,实现横向纵向全联通的一体化作战。

如今,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不仅仅是百姓反映警情、畅通民意的重要平台,更承担着警力资源科学调配的重任。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搭建了更加高效的指挥体系,建立起社会治安防控及情报指挥安保维稳等级响应机制、“区域公安警务协作机制”、社会治安防控联合处置机制等。这些机制建立以来,公安机关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人。

一年来,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有效分流非警务警情64493起,12345市长热线转交110报警服务台涉警求助1372起,处置火灾事故10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