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传承 弘扬工匠精神

我省首次评选2021“龙江非遗年度人物”风采展示

2021“龙江非遗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非遗服饰展演。

彭氏灯彩非遗作品展。

冰雪非遗作品展。

第二届冰雪非遗展现场。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国红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铭阳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时光中淬炼的匠心传承,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疆,区域辽阔,民族众多,拥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谱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的明珠,汇聚成绚丽多彩的龙江非遗画卷。

在我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有的在非遗领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保护、继承、弘扬、振兴,有效保护非遗、确保非遗生命力;有的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增强传承、创新能力,使非遗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有的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科学认识和把握非遗的特性及传承演变规律,提高非遗传承和实践能力,在非遗保护发展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有的致力于大力传播非遗相关法律法规,传播非遗保护理念、扩大非遗工作影响力,尤其是利用新媒体方式传播非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非遗人”。

为唤起和动员更多社会力量,讲好龙江传承故事,增强公众关注度,提升非遗可见度,提高非遗美誉度,凝聚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非遗保护事业中来,日前,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下,发起主办了2021“龙江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101名参选人中,最终选出10名年度人物,成为我省首次评选的非遗领域年度人物。

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李鹏霄 将传承非遗火种作为一生梦想

李鹏霄,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四个年头。在赫哲老艺人那里,李鹏霄看见非常陌生的“桦树皮制作技艺”;听到濒于失传的伊玛堪说唱艺术;领略原汁原味的“赫尼那小调”和“嫁令阔”,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与赫哲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至2013年间,李鹏霄先后申报了赫哲族“嫁令阔”“叉草球”“萨满舞”“食鱼习俗”“开江祭祀仪式”“鱼皮工艺”“东北黑蜂养殖技艺”等七项省级非遗名录,为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了空白。

项目有了,如何传承又是摆在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怎样才能更好的把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就需要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和忘我的工作态度,李鹏霄开始加班加点,认真研究非遗保护工作的相关资料,不断摸索非遗保护工作新途径。根据饶河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目的保护工作计划,撰写了16000余字的非遗调研报告。同时,与四排赫哲族乡中心校多次商议,决定在中心校率先建立传习所,促使赫哲族“嫁令阔”“叉草球”“伊玛堪”“桦树皮制作技艺”真正走进赫哲族孩子们的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从孩子抓起。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代表性传承人

姜德友 打造龙江医派特色学术文化品牌

作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的研究者、传承者、传播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姜德友教授,致力于抢救、发掘、保护并传播龙江医派学术与文化。

姜德友带领团队编撰出版《龙江医派丛书》《龙江医派现代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丛书》,建设龙江医学史展馆,创立龙江医派研究会,创办龙江医派学术文化节,在国内外建立80余个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和示范门诊,开设《龙江医派学术经验选讲》课程,培养龙江医派传承人才,用中医思维助力抗疫,造福龙江百姓,将龙江医派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成为龙江中医人心中的一面旗帜,对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起到示范与启示作用。

龙江医派自近现代以来呈加速发展态势,影响渐远,在解决东北地区特色疾病、防治当代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姜德友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对前辈经验的抢救搜集挖掘整理工作,提炼出龙江地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致病特点和以温润、清化、调畅气血为常法的学术观点,先后出版《龙江医派丛书》20册、《龙江医派现代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丛书》24册,成为系统整理龙江医派学术精华、完善龙江医派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成果,并为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

赵晓波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路上永不停歇

赵晓波,第一个走进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的二人转演员。被确定为国家级传承人后,以创办赵晓波艺校为传承手段,培养二人转传承人,目前已达百人,其中有19人考入国家正规文艺团体,为文艺方面培养了大批人才。传授艺术之余,与沈阳莎梦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录制了传统正戏、小帽、戏折段子150多个剧目,在全国发行,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同时加大传统二人转剧目和搜集整理力度,已经收集整理了150部传统剧目,目前结集出版了《北派二人转传统剧目》第一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赵晓波视宣传、推广、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时刻不忘初心永不停歇,辛勤汗水折射出她对二人转艺术的热爱。为能使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艺舞台更加灿烂辉煌,她一直在刻苦努力,不断地进取,发挥自身才能,上演着风风雨雨的艺术人生,以一腔执著浇灌着自己心中艺术蓓蕾直至声名远播,是百姓们心中喜欢公认的关东第一旦,以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当之无愧的东北二人转(北派)的领军人物。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

葛玉霞 以说唱传习发扬光大赫哲族文化

葛玉霞 ,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伊玛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萨满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葛玉霞既会跳萨满舞,也会说唱“伊玛堪”,是少有的能够比较全面继承和传播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人之一,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表演机会,将赫哲族文化发扬光大。葛玉霞的演出是对赫哲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通过伊玛堪说唱传习活动,激发了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群众学习赫哲族语言的热潮,赫哲族语言由濒危到得到有力抢救,能够讲本民族语言成为赫哲族社区群众的一种新时尚。

从2011年以来,葛玉霞开始担任饶河县“伊玛堪”传习所教师,大力培养“伊玛堪”学员。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和悉心教诲,20余名学员潜心于“伊玛堪”学习当中。如今,葛玉霞已经60多岁了,退休在家的她仍然心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继续为饶河县的非遗事业奉献着光和热。

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李鼎仁 投身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李鼎仁 ,从事文化工作近30年,一直在同江民族歌舞团从事演员、编导工作。2006年起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就是从事了赫哲族民族文化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

为深入了解赫哲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李鼎仁多次进入两乡街津口和八岔,去饶河县四排村、佳木斯敖其村和抚远抓吉村,与60岁以上的高龄前辈话家常,了解赫哲族历史、翻阅文献、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仔细阅读、摘记有关赫哲族历史文献《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凌纯声著作),拍摄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木雕技艺”“鱼骨工艺”“伊玛堪说唱”“民间歌舞”和“赫哲族婚俗”等大量资料片。

多年来,李鼎仁不断探究赫哲历史、采访传承人、拍摄录像、实地考察,一丝不苟,求真创新,为同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民族遗产资源400多项,摄影摄像达1500余GB,出版发行赫哲族论文、著作、田野普查报告等30余万字,填补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没有专著空白。

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王镝 有声有色开展非遗保护工作

王镝, 2010年开始从事非遗保护工作,连续10年组织策划实施哈尔滨市庆祝“国家和文化自然遗产日”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工作以及非遗培训、展览等常态化工作。

王镝还带领同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重点对没有非遗项目的呼兰区、延寿县、巴彦县、通河县、尚志市进行普查,帮助其深入发掘,做到有好项目积极申报。通过努力,2014年至2017年,呼兰区单鼓等五个非遗项目、延寿县木雕等三个非遗项目、尚志市李氏核雕、通河县石雕重彩和巴彦县剪纸,成功被认定为第四、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到2018年,哈尔滨市九区九县(市)已实现非遗项目全覆盖。目前,哈尔滨市各区、县(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11个,民俗馆6个,传习所84个,生产性保护基地16个。哈尔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233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13项、市级114项,哈尔滨市项目申报的质量和入选的数量位于全省前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安花棍舞代表性传承人

关静云 让花棍舞越舞越火

关静云努力践行“还舞蹈于人民”的初心,常年深入基层,推动花棍舞“进乡村、进社区、进院校、进军营、进景区”活动,让这门传统艺术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喜爱和热情参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庆安花棍舞既奔放又妩媚,既“野性儿”十足又柔情儿四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让花棍舞从舞台重返广场,“还舞蹈于人民”,成为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关静云编排了广场花棍舞和校园花棍舞。“新花棍”既保持传统舞蹈的韵律,又按现代舞蹈规律去繁从简。独特的舞曲和独特的舞蹈动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众多的广场舞中独树一帜,既传承了一些简单动作,也穿插一些高难度动作,从而达到一定的形体动作要求,因而倍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多年来关静云一直坚持亲自深入基层辅导,举办了上百期花棍舞培训班,培养了大批花棍舞的后继人才,参与群众发展到数万人。在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和百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推动了这项非遗项目在普及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走上了保护传承和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满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孙艳玲 让满族刺绣惊艳世界

孙艳玲自幼跟随外祖母学习靺鞨绣技艺,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对靺鞨绣技艺深入发掘创新,将“鸡爪”针法改良为“三角”针法,使刺绣作品更加细致精巧、色彩艳丽、景色逼真,观者如临其境,被业界誉为“刺绣中的油画”。

孙艳玲致力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2001年,创办牡丹江市多多化妆摄影电脑培训学校,设立渤海靺鞨绣培训课程,2013年更名为牡丹江市渤海靺鞨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2009年创立以渤海靺鞨绣为主打产品的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2014年创办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渤海靺鞨绣传承保护与发展,打造非遗文化产业企业。

在孙艳玲不懈努力下,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持续良好发展,队伍不断壮大。孙艳玲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并发现培养了蒋丽娜、王彦霞两位省级非遗传承人,为非遗传承储备后备人才。

孙艳玲注重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非遗文化产业企业创新发展,公司现拥有刺绣艺术品、刺绣衍生品两大种类,刺绣艺术品、商务礼品、服装服饰、家居装饰用品、箱包鞋帽、旅游纪念品等六大系列产品。产品品种近2000余种,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消费需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技艺(桦皮工艺品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陶丹丹 传承古老技法 革新非遗工艺

陶丹丹,坚持桦树皮创作二十余年,传承了桦树皮制作的独特技艺,将桦树皮手工技艺这一古老文明发扬光大,并在原有技法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首创了桦树皮自然纹理画和桦树皮制作的叠、透、空、悬工艺技法。2006年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多年来,为了推广桦树皮工艺,陶丹丹经常通过自费宣传,在黑河等地多次举办有残疾人、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和第二课堂学生参加的“桦树皮制作工艺免费培训班”,受益群众达1500余人。经过培训扶持,不但造就了民间工艺人才,而且也推动了本地桦树皮工艺文化事业的良性起步与长足发展,提升了此工艺在全国的影响力,为挽救、传承这种淳朴的少数民族民俗工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自2018年陶丹丹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批准成立以来,陶丹丹带领自己的大师工作团队,始终如一、殚精竭力地坚守与开拓着这一传统民俗工艺,业已成为中国古老的桦树皮文化事业继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

疫情期间,陶丹丹网络授课多达5000课时,累计观看人数8000余人,帮助大量因疫情待业的群众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网络向全国传播黑龙江非遗文化,展示工艺美术大师风采,提升了非遗文化的感召力,为更多的非遗文化爱好者步入非遗文化殿堂起到了引领作用。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旗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贾淑娟 致力满族旗袍制作技艺传承发展

贾淑娟,出生于满族旗袍制作世家的她,自幼看着母亲做旗袍,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六岁时就能盘做几枚盘花扣了,至今贾淑娟做满族旗袍已30多年。她尊崇满族旗袍古法制作手法,融合现代人文、地域风情元素,传承特有的白山黑水文化,使这一古老技艺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促进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技艺的瑰宝发扬光大,制作的满族旗袍被专家誉为文化作品。

贾淑娟致力推进满族旗袍制作技艺传承和发展事业,弘扬非遗服饰文化,成立了省级贾淑娟技能大师工作室、满族旗袍讲习所,创办了满族旗袍作品展馆、非遗基地,定期带领徒弟走进社区、高校、景区、乡镇村屯,通过纸上传承、技艺传承、精神传承,培养满族旗袍制作工匠18000多人。

为了更好地提高广大民众的参与性,推动此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贾淑娟在致力于保留传统旗袍古法手工制作基础上又融合了现代人文、东北地域风情元素的设计,在制作工艺上由传统制作工艺融合了现代创新制作手法打造,为民族服饰文化满族旗袍市场提供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旗袍作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