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派大鼓韵味足 十里八村喜聆听

魏庆增(左)与李海廷正在演出。律涵中摄

□律涵中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宇清

春节期间,宾县居仁镇福合村村民魏庆增很忙。很多个早上,他都会怀抱装着大鼓的木匣子出门,到与他共同表演宾派大鼓的搭档李海廷家,为返乡过年的乡亲们唱上一曲,让大伙儿在熟悉的曲调中重温乡韵。

十里八村喜欢听大鼓书的乡亲,早就登门等着了。魏庆增“请”出老辈儿传下的大鼓,李海廷抱起心爱的三弦儿,两人唱起了宾派大鼓经典的《点将台》选段,唱腔激扬有力、乐曲扣人心弦,室内仿若有千军万马奔腾。

宾派大鼓韵调优美柔和,据说由光绪年间一位姓刘的艺人自创而成。这位刘姓艺人自改调门、自成一派,独特的韵味盖过了当地所有其他派别的大鼓艺人,一时风头无两,后来,他开始收徒教唱,宾派大鼓由此开枝散叶。魏庆增现在演出用的大鼓就是这位刘姓艺人传下来的,已陪伴4代艺人,有150余年的历史。

宾派大鼓有着严格的师承和行规,魏庆增13岁那年在村里第一次听到走村串乡的艺人唱宾派大鼓就被迷住了,拜师学艺后一唱就是50多年。宾派大鼓演出时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击鼓说唱,一人弹三弦伴奏,魏庆增与李海廷16岁时相识,两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而成为默契的搭档。

宾派大鼓曾是最受宾县百姓喜爱的娱乐节目之一。“每到年节,生产队都会请大鼓艺人到村里给社员们演上一场。从晚上六七点钟,一直唱到后半夜两三点,中间只有几次短暂休息。唱的过瘾,听的更过瘾。”魏庆增回忆。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假日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宾派大鼓在村镇居民中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除了弹三弦,李海廷还是一位农民画画师,他说,他们不想让这门艺术在自己身上断了,因此每到年节就会在他的画室开起大鼓书场。

李海廷说,他们很羡慕德云社办起了德云鼓曲社,希望入选了哈尔滨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宾派大鼓,能尽早完成大鼓书词曲整理,早日重返舞台,让这门民间艺术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