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夏吾卓玛代表。

海北州海晏县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典型。

□青海日报记者 乔欣 张晓英

“我来自青海省,我们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华北、东北等兄弟省份一起,承担着‘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任。深知责任之重、任务之艰巨!”青海省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接受采访时感慨道:“多年来,青海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抓得紧抓得实抓得细,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我们还担负着保护‘中华水塔’的重任,两项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作为一名青海人,我深感自豪。”

青海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区涉及31个县(市),建设区面积3710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51.4%。“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内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整体遏制,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治沙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

沙化、荒漠化面积双缩减,沙化程度持续逆转。2019年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与2014年国家公布的第五次监测数据相比,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63万公顷、年均减少2.13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8.8万公顷,年均减少1.76万公顷。全省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呈现出“双下降”态势。总体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从扩展至缩减的跨越式转变。

控制了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减轻。青海“三北”工程共营造水土保持林3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95万亩,控制水土流失5486平方公里,占建设区水土流失面积的20%以上。工程区内土壤侵蚀模数已由1978年的5000~7000吨/平方公里,减少到2000~3000吨/平方公里。经过治理的丘陵山区基本达到洪水不下山、泥流不出沟、暴雨不成灾、粮食不减产。每年可减少8230万吨泥沙流入江河,减少了泥沙对下游河道、水库的淤积,与此同时也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

增绿增水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共完成人工造林88.95万公顷,封山育林104.06万公顷。全省“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47%提高到目前的6.3%,增加了3.83个百分点。全省“三北”地区林地总面积达到1102.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1977年的1547.1立方米增加到3057万立方米。

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南北山,自1989年至2014年涵养水源由114万立方米/年增加到1011万立方米;年固碳量由787吨/年增加到14463吨/年。全市年均降雨量由上世纪90年代的37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以上。“三北”工程区基本消除了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危害,晚、早霜期提前和推迟10天左右,延长了作物生长期。

庇护农田草场,促进了农牧业发展。青海省“三北”地区年均完成“四旁”植树1000万株左右,其中农田林网植树500万株。目前全区农田林网保存1.2亿株,折合造林面积50万亩,防护农田201万亩。

青海省东部黄河、湟水谷地基本实现了林网化。据测算,“三北”工程区年均粮食增产总量1.67万吨。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后,治理速度加快,标准提高,境内的十几个绿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保护农田70多万亩,全州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亩均单产由原来的11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00多公斤,昔日的荒漠不毛之地变成了重要的粮食基地。

大力发展沙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近年来,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河湟杂果、南部藏茶”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截至2020年底,青海全省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4.8万亩,其中黑果枸杞种植面积8.87万亩。认定有机枸杞种植面积18万亩,已通过有机枸杞产品认证基地面积近12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种植省区。

正如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所说:“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青海省愿与其他兄弟省份一道,勇担重任,勠力同心,为“三北”工程建设再添“青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