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五年

过去五年,是哈尔滨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哈尔滨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攻坚克难,以强烈的省会担当加压奋进,完成了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胜利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017—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2%(2017-2019年年均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5.4%(2017-2019年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6.7%)。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4+4”现代产业新体系规模突破6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6年的17.5%提高到2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8%和12.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以上。

发展潜能不断释放

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项目747个,完成投资1560亿元;建成投产318个,实现销售收入2616亿元、利税36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492家增加到1751家,增长2.6倍。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三大攻坚战如期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6年的282天增加到310天,入选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无违规新增政府债务,重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粮食生产连获丰收

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累计产粮1252亿斤,保持“十八连丰”,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积极贡献。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累计新建改造道路300公里、源网厂站31个、地下管网1900余公里,太平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东二跑道启动建设,哈飞机场通航运营,铁路站场(哈站)完成升级改造,地铁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水电气热实现可持续保障,哈尔滨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民生保障尽力有效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2745元和21512元,年均分别增长5.2%和8.3%。累计实施惠民实事项目219个,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在80%以上。居民24小时吃水难、棚改回迁安置难、不动产证办理难、垃圾围城治理难、城市疮疤清除难、公办医疗设施发展难、文化惠民工程落地难、健康行动实施难、保护历史建筑共识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成功获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