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是党中央赋予东北新的政治使命。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齐齐哈尔坚决扛好维护国家产业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奋力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全国样板。
一、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必须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
国家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产业安全,不仅是时代大考、战略需要,更是齐齐哈尔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维护产业安全是时代大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大变局的演进,外部需求萎缩叠加贸易保护主义,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维护产业安全特别是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尤为重要。维护产业安全是战略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解决挑战也是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是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既需要从需求侧入手,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也需要从供给端发力,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实现供需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维护产业安全是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一重、中车齐车时强调,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历经70多年的建设发展,齐齐哈尔已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具备更好维护产业安全的基础和条件。尤其是中国一重、中车齐车等重点企业具有国际先进的核电装备、军工装备制造能力,齐重数控、齐二机床等数控机床“母机”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竞争优势,代表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在维护产业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二、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必须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维护产业安全,必须树牢链的思维,在参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协作的优势领域,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施数控机床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以齐重数控、齐二机床为链主企业,重点发展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等高档重型数控机床,实现高端产品国产替代,打造全国重要的重型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利用3年时间,大幅提升自主、可控高端机床装备供给能力。实施轨道交通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以中车齐车为链主企业,重点发展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小汽车运输车、驮背运输车、特种集装箱、智能化铁路检修设备等产品,提升转向架、缓冲器、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自主供应能力。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本地配套能力。实施冶金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以中国一重为链主企业,积极研发新型和前沿冶金装备,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全流程解决方案,实现由核心设备供应商向“设备制造+服务”模式转变。利用3年时间,形成冶金行业全流程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三、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必须切实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维护产业安全,必须统筹抓好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畅通。在科技创新方面,支持中国一重创建国家重大装备高端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发挥好中国一重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中车齐车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领先的铁路货车整机疲劳与振动试验台,以及齐重数控国家级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用好院士、博士领军的“头雁”工作站,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在人才培育方面,精准实施“八大引才”计划,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人才“引育留用”系列支持新政,同步推进人才政策“放权松绑”,在7个县区建设政校企合作试验示范区和人才集聚试验示范区,筹备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不断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和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在营商环境方面,深入实施营商指标“争创全国一流行动”和“数据跑全程(城)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证照分离”“准入准营”服务,让市场主体准入更便捷;筹备召开全市企业发展大会,推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包联重点企业和产业项目,建立解决企业诉求的有效机制,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同时,统筹抓好金融服务、物流体系、降低能耗成本等工作,全面构建产业链供应链要素支撑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