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隋洪波

伊春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兴安岭大森林是最大家底、生态资源是最宝贵财富,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伊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政治嘱托,聚焦答好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林区三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生态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是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内容。龙江要振兴,林区必须振兴。我们准确把握伊春在全省振兴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求振兴之道,坚持“五向五要”、打造“三城两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创”出示范区。

向森林要碳库

打造“森林碳汇城市”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据中国林科院考察评估,2020年伊春森林湿地固碳3372.8万吨、碳汇服务价值16.9亿元,预测2035年达到25.4亿元。伊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双碳”工作部署和省委要求,科学编制全市碳达峰方案,确保全市森林覆被率稳定在83.8%、森林蓄积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高质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多形式多途径推动增绿增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提高长寿命树种和高效固碳树种的比例。对接全国统一碳汇交易市场,促进碳汇经济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努力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中体现担当、作出贡献。

向旅游要品牌

打造“森态旅居城市”

旅游业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伊春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以旅游业为主业,突出全域、拓展全季,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持续扩大一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实施“旅游+”战略,促进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伊春由景区景点的“供应商”向游客旅居生活的“服务商”转变。以旅游业为牵动,提升创意设计水平,让更多创意产品变身旅游流通商品,构建创意设计产业生态链。探索多元化冰雪资源价值实现路径,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建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向数字要增量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伊春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大文章,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转型发展新蓝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数字文旅,鼓励云旅游、云逛街、云购物、云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加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效能,引进、培育、用好数字人才,以数字经济新变量催生发展新增量。

向林下要空间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区”

践行大食物观,就是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伊春耕地较少,但林下空间广阔、森林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应坚持现代农林产业一体发展,围绕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做出优势,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丰富农产品供给结构、助力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林区群众增收。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推动散小种植养殖户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家庭农场、牧场转型,壮大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桦树汁、森林猪、湖羊、冷水鱼等特色产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推出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成全国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绿色药房。突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食品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打造林都北药、寒地食品产业园,更好融入全省生物经济“一极、两区、一带”布局。深入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加强销售渠道和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让更多绿色特色农林产品走出大山、畅销国内外。

向改革要活力

打造“地企融合发展示范区”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伊春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组建伊春森工集团,推动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制。伊春要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聚焦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构建系统完备的伊春森工集团“省属市管”制度体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农林交错地区村场、社场一体化建设,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基层共治。将林场振兴纳入乡村振兴,推进林场撤迁,盘活闲置资源,培育兴村强场富民产业,实施乡村和林场建设行动,保持历史耐心,明确建设时序,避免无效投入,在振兴发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为全省推动林区与属地融合发展趟开路子、作出示范。

(作者系中共伊春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