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反腐败永远吹冲锋号

□滕嘉娣 吴迪

2021年11月6日,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赵金成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次日,又一重磅消息发布: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赵忠厚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彰显了我省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如磐决心。

回首五年历程,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定推进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惩治腐败综合效能全面提升,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保持高压态势 形成有力震慑

“全省立案13.8万件、处分13万人,分别是前五年的2.9倍和3倍,移送检察机关4086人,省纪委监委立案省管干部351人、处分292人、移送检察机关87人。”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是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五年“成绩单”,既反映了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严峻复杂形势,更彰显了我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坚决态度和坚实行动。

“‘三不’一体推进,‘不敢’是前提。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有案必查、有腐必惩,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严重破坏政治生态的案件,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紧盯“关键少数”,“打虎”态度鲜明。从齐齐哈尔市委原书记韩冬炎到鹤岗市委原书记张恩亮,从省林业厅原厅长杨国亭到省国资委原主任赵杰,从延寿县委原书记封殿辉到肇州县委原书记王恩龙……曾经“权倾一方”“呼风唤雨”的领导干部相继被查、风光不再,持续形成强大震慑。

数据显示,五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市(地)党政“一把手”10人、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25人、县委书记32人。同时,省纪委监委还持续探索“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积极承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相关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移交的案件,相继查处了光大实业集团原董事长朱慧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长春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原副专员井东文等典型案件。

行贿与受贿,从来都是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治理腐败“双拳”出击,行贿受贿一起查,五年来共立案行贿人员1610人,移送检察机关637人,在严惩受贿行为的同时,也让“围猎”者付出沉重代价。

2021年1月,涉嫌职务犯罪、潜逃16年的伊春市委原书记吴杰凯被成功抓获归案,这是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我省追回的级别最高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也是2021年全国首名归案的正厅级干部;同年10月,外逃7年的“红通人员”、职务犯罪嫌疑人魏奇回国投案……全省追逃追赃捷报频传。

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追逃防逃追赃工作,在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省追逃办和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追回在逃人员181人、赃款3.33亿元。

“我们深化个案攻坚,实行‘一案一策’精准追逃,持续扩大战果,一个上下畅通、左右互通、内外连通的追逃追赃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实现境外追逃重大突破、境内追逃清仓见底。”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高压震慑与政策感召相结合,“惩”与“治”同向同行。五年来,包括省委巡视组原正厅级巡视专员于宝国、牡丹江市政协原副主席姜英波等在内的5395人在党纪国法的震慑下,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投案或交代问题,实现了查办案件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锚定重点领域 强化问题治理

省粮食局原局长胡东胜、北大荒粮食集团原董事长史中华、齐齐哈尔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孙晓波……去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强化专项治理,一批“粮官”密集落马。他们的问题涉及贪污涉粮资金、插手仓储项目、大搞“国皮民骨”利益输送等多个方面,严重破坏粮食系统政治生态、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全国每9碗米中,就有1碗“龙江粮”,作为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龙江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

省委将涉粮问题专项巡视纳入十二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发现问题1834个、问题线索660个。省纪委监委系统梳理全省粮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总结发案规律,提高整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对涉粮腐败案件,从严从重查处。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通过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主管监管部门、粮食购销企业完善体制、加强监管,形成靠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的长效机制。”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还接连查处了包括省人防办原主任武伟在内的35名省市人防系统负责人。针对该领域腐败问题高发的情况,省纪委监委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出利用建设人防地下商业街项目、减免人防项目易地建设费、垄断人防基本建设项目市场等主要违纪违法手段。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人防系统政事不分、政企不分、违规决策、滥发津补贴等问题,打出督促人防系统全面整顿、严肃整改、健全机制的“组合拳”,推动该系统进一步整章建制,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范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五年来,省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抓、抓系统,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行业,对金融、国企、政法、交通、高校、供销社、医疗卫生等系统持续深入治理。

比如,协同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了省司法厅两任厅长沃岭生、赵金成,省公安厅原副厅长赵亚光等政法系统“害群之马”;深入惩治金融、国企腐败,揪出了龙江银行原董事长张建辉、原省森工总局局长王敬先等“巨蠹大贪”;严肃惩治高校腐败,查处了哈尔滨金融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福庆,哈尔滨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付军龙等“象牙塔蛀虫”。

“在严惩系统腐败问题的基础上,纪检监察机关综合梳理类案、个案涉及的共性、典型性、苗头性问题,深入查找责任落实和权力运行制度机制漏洞,督促主责部门整改提高,切实把制度的笼子织密扎紧。”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标本兼治 筑牢思想防线

“身为年轻领导干部的张恩亮,堕落轨迹始于理想信念丧失,进而从政治上蜕变走向经济上腐败、生活上腐化,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与重托,在成长‘黄金期’折戟。”日前,省纪委监委新一期的警示教育材料《从“明星”到“流星”的陨落》放在了省管干部们的案头。

五年来,省纪委监委坚持在省管干部中开展“每季一案”警示教育活动,选取哈尔滨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任锐忱,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于飞,安达市委原书记刘淑芬等违纪违法省管干部典型案件,深入剖析案情,以此警示省管干部。这也是省纪委监委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的具体实践。

省纪委监委还从最新查处的案件中梳理筛选出24名落马省管干部的忏悔书,先后结集编印了两辑《省管干部忏悔录》印发省管干部阅读,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为党员领导干部再念“紧箍咒”,重敲“警示钟”。

据介绍,按照省纪委监委统一要求,全省各级纪委监委在查办“第四种形态”案件中,推行“一案三书”,教育引导被审查调查对象自书忏悔反思材料、案发单位政治生态材料、廉政家书,建立并落实案件总结报告、案件剖析报告、突出问题专项报告等制度。比如,在张建辉案查办过程中,其本人就撰写了数万字的忏悔书,并针对龙江银行政治生态和我省金融领域问题,分别写下专题分析报告。

“我们把以案促改贯穿一体推进‘三不’始终,一案一总结、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改,做实做细办案‘后半篇文章’,推动整改整治。”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2020年4月,以哈尔滨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姜国文案为反面教材,重点面向全省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持续发挥着巨大的震慑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对‘关键少数’敲钟示警,从而带动‘绝大多数’以案为鉴深刻反思,努力实现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成为全省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后形成的共识。

警示教育是连接“不敢”与“不想”的重要纽带。五年来,省纪委监委把强化纪法教育作为反腐败基础性工作来抓,协助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在公安、农业、人防等系统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组织开展职务犯罪旁听庭审、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家庭助廉”等活动。通过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载体,推动党员干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大力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省纪委监委协助省委制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措施,指导各市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场所,抓纲带目,全域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让清廉成为社会风尚。

历史重任征途如虹,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保持清醒头脑,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践行初心使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