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 工厂化智能育秧为稳产开好头

水稻育苗播种。

智能浸种催芽车间。

□文/摄 杨依明 高飞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云峰

不负农时不负春,水稻育秧正当时。在水稻大县通河县,4月中旬以来各乡镇合作社掀起了大棚水稻育苗的高潮。

连日来,在通河县祥顺镇众禾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智能浸种催芽车间门口,每天都有四轮车排队送稻种,农户从前门送进稻种,从后门运出完成催芽的播种。随着一个个标有名字的蛇皮袋进箱出箱,催芽车间的管理员开始报数核对,谁家几袋、多少斤。合作社负责人陈志国介绍说,我们的催芽车间采取智能控温模式,24小时都由电脑“盯”着,精确保持在20℃左右。稻种在这里“睡”7天就能进棚了,而且出苗齐、秧苗壮。

4月15日,经过一周的智能催芽,社员们领回自家的稻种,开始在育苗大棚里播种。在水稻育秧现场,苗床打理得水平如镜,社员们小心翼翼摆下秧盘,筛土、铺床、摆钵、撒籽、覆土全程机械化,2个人每天完成一栋千余平方米棚室的育苗很轻松。社员站在滑板上,摇动手柄,滑板平稳向前,身后留下抹得平整的苗床。一按遥控器,覆土车往返一趟,稻种就盖上一层“被”,覆土松散均匀,只待壮苗早日破土而出。

“智能催芽车间的400多吨稻种已经出芽,足够合作社11万亩稻田育秧。催芽需要分三批进行,每一批浸泡大约一周时间。眼下正是第二批与最后一批浸种的交接时段,4月中旬都能完成播种,不会误农时。”陈志国说,合作社共有育秧棚40余栋,有了机械化助力,每棚2人就能加快育秧进度,不耽误5月初插秧。

据通河县农业农村局生产办主任庞大博介绍,全县9个智能浸种催芽基地单批次催芽能力达1800吨,整个生产季可为全县50万亩水稻提供优质芽种。自4月7日最早一批水稻种子出芽,4月中旬迎来水稻下籽育苗高峰期,目前催芽任务已全部完成,4月17日可完成全部育苗任务。

为选出优质种子催出好芽,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镇智能浸种催芽车间、水稻智能育秧基地,抢抓农时,现场为农民进行浸种催芽指导,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据了解,目前智能浸种催芽已全部覆盖通河县8个乡镇86个行政村,全县150多万亩稻田有三分之一以上都用上了智能浸种催芽技术。

“俗话说苗好八成粮,在眼下水稻育秧的关键阶段,育秧质量对稳粮增产十分重要。通河县摸索出一套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育秧方法,实现了从一粒种到一株稻的全程管护。”庞大博说,工厂化智能育秧开启了稳粮增收新模式,现代化作业模式提高了育秧质量,为实现稳粮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通河县今春正抢抓农时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科学落实了粮食播种面积,积极实施“稳粮、扩豆”,今年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89.9万亩,其中水稻计划播种面积154.3万亩,大豆计划播种22.1万亩。以订单农业为抓手,目前已签订订单58万亩,通过实施“六统一”技术,为今年全县12.7亿斤以上粮食总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