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

党代表热议创新龙江建设

□黑龙江日报 全媒体记者 赵一诺 彭溢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龙江振兴发展的基点在于创新”,对于党代会报告中关于创新的阐述,党代表纷纷表示,要坚持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与龙江大地同呼吸共命运中担起重任、再立新功,为开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龙江振兴贡献“硬核力量”

“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教振兴计划,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对龙江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说。

熊四皓代表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龙江高校“排头兵”,将从三方面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一是充分发挥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瞄准龙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急需,加大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力度,加大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力度,加快攻克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超前谋划打造新一批“国之重器”。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成果富集优势。瞄准龙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急需,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农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打造国内一流小型卫星产业制造基地、国际一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助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蓝海、生物经济新基地、冰雪经济新标杆、创意设计新高地。

三是充分发挥学校杰出人才培育优势。瞄准“六个龙江”建设对人才供给的迫切需求,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走好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发挥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中俄联合校园等平台作用,全方位培养、引进、留住、用好人才,引领激励更多青年英才奉献龙江、圆梦龙江。

为龙江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六个龙江’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省委抢抓用好机遇、加快赶超跨越的强烈发展意识,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延良说。

陈延良代表表示,全省教育系统将从六方面贯彻党代会关于教育的工作部署。一是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龙江振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始终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三是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用心用情解决教育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坚定不移一体推进产学研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产业发展方向,加力落地人才培养和成果就地转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风清气正的环境育人,持续深入转作风优环境,构建“三不”一体推进、“两个责任”贯通协同的有效机制,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六是坚定不移维护教育领域安全稳定,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陈延良代表表示,全省教育系统将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力释放科教优势,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瞄准重点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党代会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郭大春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要做好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要用系统思维、产业逻辑、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来高效率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郭大春代表说:“要紧紧围绕新经济形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三个重点,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三个科技成果策源地的作用,开展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瞄准产业需求组织成果产业化。”

在建好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载体方面,建立多部门政策服务“直通车”,重点打造集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育成、汇聚要素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于一体的成果产业化示范平台。支持各类主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交易服务网络平台,集聚需求、成果、政策、投资、服务等各类要素,促进各类技术创新平台面向重点产业加强技术研发、中试熟化和成果产业化。

郭大春代表说,要推进重点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瞄准数字、生物、冰雪、创意设计等新经济形态,以及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汽车、轻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精准实现产业化。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种子实验室。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