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凡露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韬 邢汉夫
“75号院是我负责的网格区,这里的情况我熟悉,居民看到我会觉得安心。”日前,哈尔滨市南岗区曲线街道春明社区75号院被封控管理时,社区工作者梁丽军主动请战进入封控区,带领8名志愿者演绎着一段段不平凡的抗疫故事。
为居民送生活物资、挨家挨户做核酸采样……由于封控区里的单元楼没有电梯,梁丽军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一天爬楼90多层。每天晚上从防护服里出来时,汗水浸湿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泡白的双手全是褶皱。有一次送菜,居民心疼地把一条新毛巾垫在他被勒得红肿的脖子上。
这群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是66岁的孙传芳,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孙大哥。虽然年纪大,配送物资时却总是捡个头最大的扛。孙传芳还用废旧纸壳做了个“小背篓”,将零散的小袋物资放进“小背篓”,这样既不会遗漏,又可以解放双手拎更多的物资。在“小背篓”的助力下,每次配送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五单元403居住的是一对母女,有时核酸采样时,会听到医务人员敲邻居家的门,小女孩就手绘了一张“大白”手抄报贴在门上:对面两户无人,各位大白及为我们服务的工作人员们辛苦了!“短短几个字的提示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力气,心里满满的感动。”梁丽军笑着说。
白天忙忙碌碌地为封控区居民的事情奔波,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夜晚,忙完所有工作,空闲时间梁丽军就会想念女儿和爱人。“每次视频,女儿都会算着我回家的日子,算着算着就哇哇大哭起来,我也忍不住跟着流泪,赶忙挂断电话。”梁丽军哽咽地说,怕自己控制不了情绪,便不敢再跟女儿视频,只是偷偷地叮嘱爱人照顾好孩子和老人。
“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更是一名预备党员,在抗疫一线,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行动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梁丽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