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走进千家万户 灾害风险心中有数

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10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研究建立科学高效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推动建设“九项重点工程”,提高全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被列为九项重点工程之首,主要任务是开展多灾种、全链条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涉及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草原火灾等主要灾种致灾因子和房屋、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承灾体信息调查,以及各级减灾能力、历史灾害的数据收集,并通过建模分析等方法,科学评估风险、划分防治区划。实施普查工程对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基础性、全局性意义,普查内容之多、任务之重、范围之广、难度之大创历史新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成立了省政府领导牵头、37个成员单位共同组成的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全省普查工作科学高效实施。

2021年6月22日,全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五个统筹、五个一致”的工作标准和五个责任落实到位的工作要求,动员全省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折不扣完成好党中央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一时间,13个市(地)普查领导小组相继成立;省自然资源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应急厅、林草局、气象局、地震局等牵头部门普查专班迅速组建;126个县级普查单元政府负责人勇担重任、靠前指挥、协调保障。省市县三级政府、职能部门、行业领域同步拉开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序幕。

作为本次普查工作主要牵头部门,应急管理系统承担着本行业普查任务和普查办日常工作的双重职责。全省应急管理系统主动担当、切实履责,抽调800余名业务骨干充实各级普查办力量,搭建实体运行、上下贯通的普查工作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横纵交错、科学完整的普查方案体系,分门别类细化普查内容、责任主体、技术规范、成果标准、任务节点,绘制出清晰准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线上+线下”灵活进行的业务培训,最短时间强化普查人员操作技能。召集近40名行业专家组成5个工作组开展的“送技术、下基层”破冰行动,实地联通顶层设计与基层前沿的技术断档,有效打开普查一线缺技术、少支撑的僵局。普查人员实景拍摄的试点工作纪录片和致广大市民公开信,依托自媒体和手机APP的全网推送,引发了全社会支持普查的强烈共鸣,利用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积极宣传,激发全民参与普查的广泛热情,借助宣传氛围打造的“专业力量+基层群众”的协同工作模式,合理解决力量不足与经费有限的供需矛盾。同时,通过参与普查的过程,提高基层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双赢”做法受到国家肯定。

截至目前,我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采集各类数据信息1200余万条,阶段性成果在多个涉灾领域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库两图”(全省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和综合风险区划、防治区划)的普查核心成果,将为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总体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责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