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新篇 闯新路 出新绩

东宁 以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开新局

率宾公园。

东宁城市风光。

东宁黑木耳罐头生产车间。

黑木耳检测实验室。

东宁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女子巡逻队。

菌包生产车间。

□汪宇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云

东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将“打造沿边开放开发合作区、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建设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等重要部署项目化、具体化,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狠抓能力作风建设 破解发展难题取得新成效

“要让项目动起来,服务优起来,为民实起来,推动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在全市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东宁市委书记时林这样说。

面对“民生大考”“疫情大考”“发展大考”,东宁坚持以机关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领导带头“大包联”,深入一线“大走访”,矛盾问题“大排查”,促进机关能力作风“大提升”、党群关系“大融合”、经济社会“大发展”,向“阅卷人”交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答卷。

数据是最好的答卷。在4月8日举行的2022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共有35个项目集中开复工,总投资35.36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0.84亿元。项目数量和质量均优于去年同期水平。不久前结束的招商引资 “冬季会战”, 东宁市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 “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变冬闲为冬忙,全面掀起冬季招商攻势。截至目前,全市引进到位资金19.78亿元,完成计划的131.9%;谋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1个,完成计划的155%;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

强化能力作风,办好民生实事。在东宁,百姓明显感受到现在办事的便捷。“现在在医院就能够申请慢性病鉴定了,比以前方便多了”“身份证、护照一台机器全搞定,搞不懂也有人指导,再也不用到处跑”“各事项异地也能办理,我再也不用拖着老身子骨来回跑了”……老百姓纷纷为便民服务点赞。

东宁市紧紧围绕“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群众办事最便捷部门”等工作目标,各部门再次梳理经办流程,有效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面对“老年人”“老年机”带来的不便问题,东宁市营商局对涉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工作问题进行梳理,建立台账。完善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各实体大厅设置必要的政务服务线下办理渠道,便利老年人办理日常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落实优化办事流程,设立“我帮办、我代办、及时办、一次办、一日结”等多项举措。保留老年人习惯的传统支付结算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优待办理服务,大厅设置敬老专座、无障碍通道、卫生间,配备轮椅、放大镜、老花镜、饮用水、充电器、急救药品、防疫口罩、雨伞等便民物品,极大地方便了业务办理。

打造百亿级黑木耳产业 写好乡村振兴新篇章

东宁市的黑木耳产业一直是“领跑”全国的标志性产业。近年来,东宁加速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打造百亿级产业,持续壮大黑木耳富民增收支柱产业地位,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聚焦‘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金融化’发展,加快在完善产业标准、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秋耳技术总结与推广、替代料栽培与新品种试种、叫响东宁黑木耳品牌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东宁市委书记时林说。

东宁始终把能力提升、作风改进的劲头聚焦在推动工作上,聚焦在破解难题上,聚焦在推动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上。全市上下积极争取申报省级地方标准立项,聚焦黑木耳产业“标准化”发展,更好地提升东宁黑木耳产品质量,加大地理标志使用力度,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东宁黑木耳》标准并积极向上申报省级地方标准。加快推动标准制定工作,把能力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助推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不久前东宁市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为了解决春耕木耳生产问题,东宁开始实行“5+2”工作日、“8+6”工作时间模式,持续做好输入全市农用物资车辆和人员的监管、消杀、安全防护工作,保证了疫情之下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发展铿锵有力,服务保障精准务实。东宁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发展合力。建立产业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重视产业领导小组作用发挥,定期开展联席会议,集中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夯实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政策扶持,提供坚实保障。东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各项产业政策扶持,在园区建设或功能提升、菌包厂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大黑木耳产业经费保障力度,列支专项经费用于保障菌种研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展会宣传等工作顺利开展。协调金融机构加大银企对接的力度,满足从业企业和合作社的信贷资金需求。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深挖产业潜力。东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黑木耳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研发中心为依托,加强与食用菌院士团队、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沟通交流,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配齐配强产业管理、技术研发、乡土实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着力构建“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体制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走向更大开放 在沿边开放开发上闯新路

东宁市作为龙江向南和对俄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外开放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东宁将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紧跟自贸区协同发展,借力俄远东大开发和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保证口岸货物运输畅通,为全省扩大中俄贸易、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东宁贡献。

充分释放政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区域对外合作中心”,依托绥东试验区、跨合区在口岸通关、跨境金融、优化服务等领域探索更具竞争力的制度创新,积极争取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先导区试点复制推广自贸区创新政策,以改革创新赋能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利用五年时间实现东宁口岸过货100万吨、进出口贸易额100亿元目标。

集中力量做大互市贸易。推动总投资5亿元的互市贸易综合体项目建设,优化15国商品互贸进口名录,争取第二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推动互贸商品落地加工园区和边民互贸大数据平台建设,探索“边民互贸+跨境电商”模式,实现中俄互市贸易规模化,力争交易额突破50亿元。

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支持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赋能外贸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展会、劳务运输、建筑安装、金融结算、国际旅游、跨境电商、中医康养等。支持乌苏里斯克、华宇、华洋等境外园区建设发展,鼓励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依托境外园区建设“海外仓”,带动国内品牌拓展以俄为跳板的国际市场空间。吸引更多外贸、加工、物流企业入驻东宁,做实做大资源境外储备、口岸回运、落地加工的跨境连锁加工产业链、供应链,力争超亿元外贸企业达50家以上,一般贸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

建好管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在“绿色龙江”建设上出新绩

守好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东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东宁市作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县份,“绿色龙江”建设既有责任也有机遇。“我们将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为全省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屏障作出东宁贡献。”时林说。

以国家大局立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东宁全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争取全域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推进边界范围勘界立标、保护和监测设施建设,促进虎豹种群恢复,打造东宁虎豹秘境,重现虎啸山林景象。

统筹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东北虎豹救护和宣教、自然教育、生态体验、野外观测、青少年生态研学“五大基地”,设立国际虎豹文化节,打造虎豹文创产品,推动碳汇交易,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擦亮“金字招牌”,释放更多红利。以创建虎豹主题国际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总抓手,谋划建设东北虎林园、虎豹博物馆、虎豹小镇、入口社区等项目,以特许经营方式支持开办特色民宿、农家乐、森林人家,让老百姓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让国家公园“金字招牌”释放更多红利,为全国提供参考模式和范本。积极与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加强合作,建设野生动物跨区域合作保护示范区,努力提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世界影响力。

本版图片均由东宁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