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援边行动”有规模成合力

张 岩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改善抵边一线村屯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边疆与边境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国际地缘经济政治,振兴边疆与富裕边民对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去年,我省启动实施了“组团式援边行动”,统筹省市优质干部人才资源,择优选派党政干部和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才,组团援助边境县(市、区),并同步组织高层次专家服务团等开展柔性援助,助推兴边富民、守边固边,守好祖国“北大门”。“组团式援边行动”促进一大批党员干部提高使命感和紧迫感,可谓一举多得。

有利于兴边富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党在新时代针对区域协调发展新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省积极探索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从增强我省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角度来说,兴边富民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省有漫长的边境线,边境地区面积广大,无论是从守好祖国“北大门”的角度还是从共同富裕的角度,都需要高度重视该地区的发展。但现实的问题是边境地区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依然存在计划经济痕迹、基础设施建设欠缺、财政收入较少、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口流失等问题。综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发力,特别是引入外部智力、注入创新思维是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手段。以往通过人才引进、干部交流等方式对该地区进行支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干部交流人数较少、时间较短、人才留不住等情况。“组团式援边行动”便是针对这些情况采取的方式创新,是对以往援边工作的一种加强。“组团式援边行动”通过大量选派各单位各行业的优秀干部在边境地区长时间的工作(为期3年),能够起到稳定人员、注入活力的作用,并且采用“压茬”的方式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更能使效果不断增强。

有利于人才培养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培养干部时,提出“要强化干部实践锻炼,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要“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特困地区要选优秀干部来工作”。可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干部队伍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经受实践锻炼,特别是在基层的实践锻炼。

我省的“组团式援边行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举措。今年我省统筹省市优质干部人才资源,择优选派党政干部和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才援助边境地区建设的行动能够有效培养干部,起到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我省面积广大、情况多元,既属于老工业基地,又是农业大省;既有大面积的后方腹地,又有众多口岸;既要统筹能源的保障,又要兼顾部分城市转型……这些都是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也就需要一支具有了解省情、综合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作为保障。派出大量的干部去不同环境进行实践锻炼便成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培养人才的最佳之选。

有利于激发活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特别是,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

每个地区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这些方式既存在各自的优势,也会存在一些局限。互相借鉴能促进彼此不断革新和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也同样如此。“组团式援边行动”使大量的党员干部融入边境地区的基层组织,这能够带来新思维、考虑问题的新角度。通过援边干部对于政策的解读也能使当地党员对于各项政策有更深入地理解、提高站位、增强大局观,从而使工作更具系统性和预见性。

当然,“组团式援边行动”的优势还体现在很多方面,选派的干部会将自己在受援地的所见所想带回本单位,帮助本单位干部群众了解省情,促进本单位发展。同时,也是我省柔性援助的一种探索,在这一行动中必然会积累很多经验。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现为黑龙江省“组团式援边行动”虎林工作队成员)

新闻链接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提升工程”,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扎实推进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千人行动”和干部人才“组团式援边行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