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爽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用建设“六个龙江”描绘了未来五年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可期可及的美好愿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质量龙江”排在首位,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快速扩张。”这为我省质量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质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提质增效,建设质量强国。我们要以加快建设“质量龙江”为着力点,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提供坚强支撑。
坚持“大质量”思维
坚持“大质量”思维,应持续完善质量治理体系、协同体系和评价体系。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得好不好,最终还要以各项措施是否落地有效为判定标准。“有效”有一些关键性指标,比如,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企业的盈利和发展真正建立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从而充分激发市场主体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用质量竞争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再如,市场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变化的需求。为确保进一步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的成效,须制定详细规划,确立一些关键指标,并将其落到实处。
在政策体系方面,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完善“质量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配套政策和制度机制,高标准开展质量强市示范创建。
在协同体系方面,统筹质量强省、食品安全、民营经济、知识产权工作牵头职能,发动党委、政府、部门力量,联合开展质量提升、监测评价、品牌创建等工作。特别是充分利用市场监管的优势,综合运用信用监管、安全监管、12315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创新治理方式。
在评价体系方面,推动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开展政府和部门一体化考核;融合市场监管职能,高效推动监测评价、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调查、缺陷消费品产品召回等工作。
坚持“大服务”理念
坚持“大服务”理念,不断创新质量治理方式。围绕我国“十四五”规划关于“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部署,在工业4.0和数字化时代新形势下,探索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满足企业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技术需求。
一是树立“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思维,推动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纳入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强“用”好一批高水平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设施。
二是探索利用5G、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专业培训、专业服务。融合计量、标准、专利、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延伸知识产权、注册登记、商标保护等领域,构建线上线下同步、区域互联互通的全时段、支撑产业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需求。
三是建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结合龙江质量基础建设实际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一站式”服务的具体措施,指导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抓好该项工作落实;建设全省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系统。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发建设全省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融合计量、标准、专利、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以及知识产权、注册登记等业务资源,重点打造质量基础“一站式”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质量升级提供“淘宝”式在网选购服务;试点建设“一站式”服务窗口。根据企业需求,在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链上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计量测试、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品牌培育、技术咨询、仪器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增强质量基础综合服务效能。
坚持“大品牌”战略
坚持“大品牌”战略,切实强化质量治理效能。围绕我国“十四五”规划关于“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部署,努力打造高端质量品牌。2021年12月,首届黑龙江省“龙江品质”认证揭晓,10类产品或服务获得“龙江品质”认证,被授权使用“龙江品质”认证标识,标志着我省“龙江品质”认证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面向未来,一方面,以品质龙江建设为重点,融合质量品牌、商标品牌,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大力加强品牌营销推介,特别要支持市场主体融合质量、标准、知识产权创建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参照国际惯例,以标准为引领、认证为手段,对关键质量指标高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开展第三方自愿性认证,打造一批自主创新、品质高端、市场公认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形成代表龙江最高质量水准的公共质量品牌。
建设“质量龙江”,开创富有生机的质量时代,将不仅提升龙江经济增长的品质,更将为龙江振兴发展赢得未来。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