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竞争优势

刘世佳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未来五年是我省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的五年。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抓好“六个龙江”建设,落实“八个振兴”任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勇担使命、真抓实干,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用不懈奋斗再创新辉煌。

树立新发展理念

我省振兴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是着力“补齐思想观念短板”,进行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思想观念具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具有惯性、反复性。今天我们强调转变思想观念,是基于经济社会条件、环境、时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没有更高站位上的思想解放就会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是发展步入新阶段。这要求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发展贯穿新理念。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由之路,要求我们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全局工作。三是发展步入新格局。我们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想和现实意义,在经济布局和工作方式上按照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积极进行调整。

置身国际国内发展大背景、大环境、大格局,龙江振兴发展有挑战、更有机遇。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思想、观念、思路层面破题,坚决破除思想禁锢和惯性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看准了就要大胆闯、大胆试,敢于走过去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破解振兴发展中的难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破除体制机制束缚

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与资源禀赋、优势潜力还不相称,经济结构还不够优,质量效益还不够高,体制机制还不够活,有的干部思想观念、市场意识、能力作风与振兴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当前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其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有的干部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管理,还没养成服务的习惯;在社会治理上习惯于管控,不习惯于疏解。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着力解决机制不活、效率不高、干劲不足等问题,破除体制机制束缚。

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创新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创新是一个“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主要的影响,因此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我省看,近几年我省科技创新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显著效能,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科技投入不足;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和能力不足;三是创新人才短缺;四是整体创新意识不强;五是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相容不够、科技创新主体错位、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六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一是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条条框框,改变思维方式,不怕挫折失败。二是善于发挥团队作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国家队+地方队+企业队”全链条传导网络体系,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建立突出贡献绩效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更多运用财政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四是突出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强大动力,是创新的首推人,因此,要积极调动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家深耕创新市场。积极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力的企业家队伍。五是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执行知识产权法,对侵权行为要及时追究法律责任,施以重罚。

当前,我省正处于政策叠加、乘势而上的机遇期,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矛盾积累、风险交织的凸显期,激发潜力、振兴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抢抓战略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勇担使命、真抓实干,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激发内生动力,以改革创新解决振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快赶超跨越,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用不懈奋斗再创新辉煌。

(作者系省科顾委常务副主任,编审、研究员,龙江振兴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