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黑龙江日报 全媒体记者 赵一诺
日前,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以“一箭五星”方式托举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点火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发射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一站式火箭海上发射数据监测任务,为提升这些上天入海的“国之重器”作业的安全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这已不是团队第一次助力海上发射,2年前,在我国通过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完成首次商业发射任务时,团队便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发射全过程的冲击响应数据采集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据团队成员高聪介绍,此次海上发射是我国首次尝试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的“一站式”发射,与此前任务相比,工作周期大大缩短,团队要在24小时内布置完成所有测点,需要在30天内做好优化算法、升级系统、仿真计算、布置测点等一系列工作。
但因疫情影响,具有监测经验的成员无法到达现场,种种因素给了团队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分工合作,有实战经验的学生为进入现场的三位学生开展试验仪器远程培训。”高聪说,虽然团队成员大部分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哈尔滨,但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进入现场的队员们掌握了测试操作流程和注意点,找到了冲击振动响应的薄弱环节,为现场高效布置测试点做了充分准备,顺利完成了各项监测工作。
很难想象,这个能够研发出与国外知名振动噪声试验评估系统精度相当,实现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的团队,主力都是学生,平均年龄28岁。
该团队成员导师庞福振教授表示:“科技创新的探索可以停留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层面,但无论想象有多远,最终必须用这些创新想法解决实际问题,将学生引导到具体工程实践中,涵养创新精神,通过真刀真枪的科研任务培养锻造创新型人才。”
据介绍,学生进入团队后,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真实的科研项目中解决真问题,大到国家级项目,小到横向课题,学生们都从鲜活的一线科研中汲取营养,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从科研项目凝练学术问题,把握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从什么都不懂开始到成长为团队中不可或缺中坚力量,每一位同学都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蜕变。”庞福振说。
目前,团队中90%以上的学生都有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工程项目等课题经历,近一半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科研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带队。在科研工作中,同学们能亲身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大家紧密围绕船舶减振降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船舶结构振动噪声、船舶结构动力学等基础及应用研究。为了同一个目标集智攻关,即使在寒暑假期间,也不间断地进行科研攻关,一轮轮优化算法,反复调试试验,最终突破了激励载荷分析、模型简化、边界条件模拟等关键技术。
近年来,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团队学生获中国“最美大学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