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信访局
《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坚持和加强了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原则要求、理顺了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为规范和加强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紧握宣传引导这个“关键点”
《条例》宣传是信访工作当前的重要任务,信访部门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信访政策法规的重任。要紧紧聚焦宣传主体,突出宣传实效,采取内容丰富的宣传手段。在接待群众来访、信访普法等工作或活动过程中,树立鲜明的宣传主题,深入浅出讲解和展示《条例》内容,告知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检举控告等政策法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理性、有序、文明信访,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尊重法律、理解信访的良好氛围。
要把准工作方向这个“突破点”
《条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畅通信访渠道这条主线,畅通信访渠道至关重要。在与干部群众打交道时,要自觉摆正位置,牢固树立“信访无小事”的思想,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信访工作当“家业”,对于信访群众的来信、来函、来电等,办理回复要及时、有效,确保民意、民情、民智顺畅上达领导机关。
要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信访工作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依托社会团体、法律援助人员、机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行业协会、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接访、化解纠纷活动的机制,努力使接待工作做到贴近生活、方便群众。要深化系统应用,加强信访服务网站、信访“公众号”、信访“客户端”等建设,实现办信、接访、网上投诉、督查督办等信访事项的网上流转,推动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和结果网上公开,努力把网上信访打造成群众信访的主渠道。要积极“下访”,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力争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协调处理,在一线排查化解。
要抓好职责落实这个“支撑点”
《条例》第五章围绕“谁来监督、怎么监督,追谁的责、怎么追责”,对构建监督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提出具体要求。只有通过健全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压紧压实信访工作主体责任,推动信访工作落实,才能提升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综合效能。
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实现信访工作责任的“全覆盖”,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推动形成信访问题共治局面。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层层健全和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进一步细化属地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和工作人员责任,织密织牢横向到部门、纵向到基层的信访工作责任制网络。领导干部要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第一时间研判形势、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出现问题靠前指挥,真正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当好各类矛盾的“解铃人”。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建议也是送上门来的信息。我们党历来重视信访工作,注重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信访工作开展。《条例》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双鸭山市将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握宣传引导“关键点”,把准工作方向“突破点”,抓好职责落实“支撑点”,扎实做好《条例》的宣传解读和落实督促,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不断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