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说的双城风筝

□王文山

北方的春夏之交。憋闷了一冬天的大人、孩子纷纷走出家门,放飞风筝,拥抱春天。

每年春天双城人都要搞一次风筝节。文化部门顺应民意,在风筝节上举办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过37届了。这一天,体育场上笑语喧哗,人头攒动。来自城乡近百名风筝爱好者带着自制的风筝作品前来参赛,展示才华,一比高下,看谁的风筝新颖漂亮,放得高,放得好。数百件多姿多彩的风筝遨游在空中,五颜六色似飞翔的花朵美丽绽放。顿时,蓝天上便呈现出百花盛开的风筝大花园。至此,放风筝的人会接连不断,广场上,田野上,随处可见放风筝的人。

早在三百多年前,双城各地就流行放风筝,被誉为兰棱河两岸的风筝之乡。这里的人们热衷于放风筝,除了自身体育锻炼和个人兴趣儿爱好而外,主要是双城地处松嫩平原,属于中温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除了少数雨雪天,大多数天气晴朗并伴有三级左右的风力,非常适宜放风筝。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放风筝的爱好者。

双城的风筝多出自文艺人之手,彩绘雅致。他们吸收木版年画的优点,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修本海一家老少几辈齐上阵,不仅按着老一辈传授的经验和制作技巧,也渗透自己对12生肖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愿望。制作的风筝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制和风格,都融入了浓厚的乡土气息。风筝的形象逼真,形式多样,风格粗犷,具有古老传统的色彩。同时,在注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新材料,造型简洁、明快,精致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修本海是双城手工制作传统风筝的传承人。从七八岁起就跟着祖父、父亲学做风筝,至今已70多年了。

提到双城传统风筝的制作,修本海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传统风筝制作讲究“四艺”。这“四艺”概括为四个字:扎、糊、绘、放。(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个字的内涵要广泛很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风筝的技艺内容。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如蜻蜓状、蝴蝶状等。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将几厘米的竹子条均匀地劈成若干份,每片不过5毫米左右,却相当考验技巧了。

“现在虽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风筝,但那已是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成品了。民间很难见到像我们修家手工匠人制作的风筝了。”修本海说,修家的传统手工制作风筝的技艺,不仅没有失传,而且是五代传承,有新的发展。多少年来,我们把制作和放飞风筝当做一家人生命的一部分,从中享受无限乐趣儿。为了传承风筝文化,修本海克服了种种困难,排除各种阻力,表现出超凡的精神和毅力。1976年在一次民兵训练中,他不幸被炸药炸伤,那年才30岁。他失去了左手食指,右手食指只剩一节。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放弃追求和爱好。坚持用残疾的双手制作风筝。“我两只手上经常鲜血淋漓,亲属和朋友都劝我不要做了,老伴心疼地和我吵架,可我硬是在疼痛和痛苦中坚持下来。儿孙们见我如此痴迷,感动之余支持我,并参与其中。”修本海说,家人们一起动手制作蝴蝶、燕子、八角、八卦、飞机,从小物件到几十米长一百节的蜈蚣,再到长252米468节的串桃。在形象美观和工艺制作上,精工细做,追求完美统一,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在双城风筝比赛活动中年年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