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上升我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每人年均13.19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日前,黑龙江省第八届“书香中国·龙江读书月”全民阅读活动启动。阅读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打造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

“读书月”后探访实体书店

中央书店 李涛摄

众创书局 李涛摄

□李涛

坚守:

“书店要有情怀,又要能养活自己”

5月9日下午,笔者来到黑龙江省新华书城,因疫情防控原因,书城外还有栅栏挡着,只有一条小道可以通过。在一楼的儿童阅读区,有几位家长带着孩子在看书。一到三层,读者也就十多位。

黑龙江省新华书城综合办公室副经理刘颖说,受疫情影响,近日刚开始对外营业,现在读者非常少。

据了解,黑龙江省新华书城隶属于黑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是覆盖全省图书批零兼营的独立法人经营单位。新华书城经营面积为6000平方米,图书品种6万余种,主要负责一般图书经营销售和中小学教材教辅的补订发行,是黑龙江省国有新华书店中最大书城。

5月11日中午,笔者来到中央书店。中央书店每一层都有五六位读者。

据中央书店总经理韩晓光介绍, 成立于2002年的中央书店,一直致力于打造成为我省文化和旅游的品牌,但疫情对书店经营影响非常大。5月5日,复工第一天一大早,不少忠实的读者就排队等候开门。

在金安国际购物广场三楼的西西弗书店,有三位读者在阅读区读书。

西西弗书店诞生于1993年,总部位于重庆,是一家连锁书店。

据2021年4月西西弗书店官网信息显示,其在全国70多个城市拥有300多家实体连锁书店,300多家意式咖啡馆,超过500万活跃会员。

在哈尔滨哈西地区,金爵万象商业广场利用1500平方米顶层异形空间,投资近千万元做了一个非常时尚的书店——众创书局。2018年创立的众创书局,成为了东北三省民营投资最大的书店之一。

于冰是众创书局主理人,她说,疫情对书店影响很大,但我们一直在坚守。她说:“如果问大家,百年前最有钱的人是谁,大家不一定知道,但是百年前最有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谁,大家可能都如数家珍。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她说,到书店邂逅一本书,能改变一生。文化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引导。从2014年至今,于冰已经做了八年的图书生意,哈尔滨投资实体书店资金回收比较慢,利润率比较低。 一路坚持下来,于冰感触颇多:“电商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法回避的,我们要做到如何与电商融合,创造新的空间。” 于冰说,我们既要有情怀,又要能养活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谈到使命感。她认为,南方对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较大。在南方,一到节假日,大家会看展览、找书店 、看演出。南方开实体书店是商业氛围的一个溢出行为。而北方就愿意去找饭店去聊天。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周桂林介绍,我省2018年发布的第二次全民阅读基础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公众喜欢的阅读场所,九个备选项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家里、公共图书馆、学校。书店的排名被挤出了前三位,变成了第四位。

创新:

图书馆“开”在书城里

坚守需要勇气,需要信念,也同样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省新华书城打造“馆店合一”新阅读服务,助力龙江全民阅读。2017年4月,省新华书城在二楼与哈尔滨市道里区文体局合办了道里区图书馆分馆。馆店一体,当时属省内首家。该分馆开展了“你阅读,我买单”这种新形式,读者可以交押金办证,免费阅读这里的新书,在二楼还设有座位。目前有上万人办证,此形式将全民阅读推进了一大步,也扩大了书城的经济效益。

省新华书城在疫情期间还推出“北国书香”线上购书小程序,方便大家足不出户购好书,尤其避免了家长们为孩子们的学习材料奔波。

中央书店与哈尔滨市图书馆合作,读者拿哈尔滨市图书馆借阅证可在中央书店借书,借走的书就走采购系统,促进了全民阅读,也增加了书店的收入。

中央书店总经理韩晓光介绍,中央书店不断探索“书店+”模式进行多种经营,比如书店+日料、书店+咖啡、书店+音乐区等,不断引流顾客,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由商场投资的众创书局,是作为商业业态的一个丰富和补充。2021年,于冰来到众创书局出任主理人后,对经营做了调整。书局实行会员制,年卡365元,送20杯咖啡,一杯三四十元。买书、文具和文创产品都打折。众创书局目前拥有了1000多名会员。书局开发自习室,此地区一直缺少一个看书学习的空间,尤其年轻人愿意到实体空间,在这里能得到一种面对面的氛围和真实感。

于冰认为,现代人除了单位、家以外,还需要有个具有图书馆属性的“第三空间”,在这里可以读书,可以独处,可以找到精神的归属。

展望:

未来书店会像电影院一样回归?

在哈尔滨香坊区,一家国内知名房企把售楼处做成了书店的形式,力图在该社区永久打造一个商业新业态,满足小区住户对知识的渴望和精神空间的需求。

省新华书城的刘颖说,到书店的人是少了,但是有情怀的人还是愿意到书店。听书的感受与翻书是不一样的,碎片化的阅读带来不了这种深度的体验感。纸质书有回归的趋势。

刘颖对书店的未来非常看好:“未来,相信书店会像电影院一样回归,实体书店会好起来,在书店会有更舒适的环境,更好的体验感。”

众创书局的于冰说,从2018年到2020年,西安市大力扶持开办2000家实体书店,以免租形式把闲置的资产合理利用,给书店免息贷款补助,小成本带动当地文化和旅游。

对书店下一步如何生存发展,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桂林主任给出了建议:“总的来说,国有书店要在保证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民营书店要打造特色,注重差异化竞争。”周桂林还提出了具体建议,就是书店可与全民阅读推广组织和本地“网红”合作,现场举办体验性和互动性活动;充分利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组织新书推介和读者交流活动;探索图书租借、特色阅览室24小时开放、微利茶点和轻食等特色服务。

据我省今年发布的第三次全民阅读基础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省纸质图书的年人均阅读率为7.26本,全国均值为4.70本。纸质书的阅读空间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