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传统建筑里的文化之美

——读随笔集《李渔的窗子》

《李渔的窗子》/小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

□刘敬

“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已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笔者想强调的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建筑就是一本打开的书,不藏不掩,有目共睹,即便静默无言,亦是它们诉说的一种方式,而这诉说,智慧,深情,引人遐思又充满力量。这权且算是笔者近日浏览建筑随笔集《李渔的窗子》后的一点感想吧。

然而,合上书,我却又觉意犹未尽。或恰是信手翻看激起了自己的浓烈兴致,我遂从头再来,静阅细品。事实上,此书作者小西虽非建筑学家,亦非专业作家,但以其浙江大学毕业后于杭州日报从事文化记者十余年的资历,以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浓厚兴趣与循本溯源、孜孜探研的精神,以其紧随时代的笔墨与生动风趣的语言等,不但向你我娓娓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演变历史,而且能潜心从传统建筑的每一个构件每一处细节里,发掘出深蕴其间的古人智慧与生活美学,可谓是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传统生活美学课。

诚然,“术业有专攻”。尽管作者坦言:“我是个百分百的建筑门外汉。我所知道的,仅限于纪录片、图书、古画里的建筑,以及出去旅行时见过的古村落……”但这无疑是虚怀自谦,易言之,恰因其为“门外汉”之故,此书才正合我等广大的同样是“门外汉”的读者的“胃口”。亭台轩榭,楼阁廊舫,罘罳与鸱吻,照壁与萧墙,一块砖一片瓦,一扇窗一栏杆……追寻的脚步不疾不徐,回溯的目光炯然如炬,引领着你我在无知无觉间,穿越历史的烟云,轻拂岁月的尘埃,凝视,轻抚,或欣喜默叹,以为妙绝,或摇首沉思,感慨暗生——

以窗为例,其演变历史远比文字还要久远。从古人茅草篷上的小洞,到专门用来排烟放气的“囱”,再到穴顶开天窗,直至墙面凿“牖”……并不仅仅止于采光、透气、赏月这么简单,起码于清代文学家、戏剧家李渔而言,一扇窗,便是一种生活的向往。这个“最会玩的李十郎”通过《闲情偶寄》告诉世人,他曾设想购置画舫一只,漫游西湖水上,而匠心独运之处,便是将画舫四面围裹,复于左右两侧留下扇形之窗。你想啊,舫行湖面,人坐窗畔,可看近水远山风光如画,可观行人飞鸟各自逍遥,而四季悄悄更迭,画面时时流转,今夕何夕?其乐何极!……虽不曾如愿,以致此窗终成为其内心里的恨事一桩,但这般美学构想终是感染并影响了太多人,后世早有人圆了他的“扇窗画梦”,此不赘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骊歌响起,别绪盈心,更那堪古道长亭。在作者看来,“木亭、茅亭、竹亭,貌似不经意地散落在山野、园林,当然还有文人的山水画中,实则都是精心铺排。既能看风景,又能遮风雨,哪里都宜来上一座。也因此,它成为古代文人最迷恋的建筑形式。”或许,杨贵妃“沉香亭北倚阑干”的千般旖旎万种风情市井百姓无缘得见;或许,王羲之与众多军政高官兰亭“修禊”饮酒赋诗的雅集闲情令人唯余艳羡;或许,“明末第一才子”张岱湖心亭雪夜遇知己的那一份遗世独立,芸芸众生无法感同身受……但,有亭,有名士,有诗与文,有不朽的传奇,这还不够吗?“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古人爱美、重情、尚雅的生活追求,由貌似简单的亭即可窥其一斑矣,更遑论梁上有虹、“山云蒸,柱础润”、“顶上有乾坤”……

不难发现,古时建筑构件无论名称还是造型,通常皆具诗意与美感,且蕴含着颇为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不过,也有例外,譬如“牛腿”。自然,此“牛腿”非彼“牛腿”。从专业角度来说,它是指屋檐与立柱间的三角造型的雕花梁托,即撑栱。或因其上粗下细,力撑屋檐,状似牛腿,故有此形象又直白的“绰号”吧。牛腿多不起眼,却又无声地诠释着何谓建筑力学与生活美学巧妙融合的精髓——牛腿多以檀、楠、银杏等木材为原料,复雕以人物、走兽、山水及花鸟等,栩栩如生,寓意鲜明,如“万象更新”“魁星点斗”“吉祥如意”等等,方寸之间尽显匠师的高超水平与艺术追求,寄寓着房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今天,作为建筑结构形式的牛腿已经远去,但作为一种文化的精神,它不应该远去。”这是浙江工业大学因画牛腿办展览而声名远播,且出了一本被誉为2014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匠心随笔——牛腿》的作者陈炜老师的心声,我想,这同样也是每一个迷恋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期冀领略中国古典式浪漫的读者的心声吧。

诚如美国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言,“建筑是人的想象力驾驭材料和技术的凯歌。”恋恋掩卷,心间一派澄明悠远:那一亭一栏,皆镌刻着时代沧桑的印痕;那一门一窗,都见证过千载红尘的悲欢;那一梁一柱,俱支撑起传统文化的广厦……